限制影子銀行不如加速利率市場化
2012-12-25   作者:聶偉柱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儘管影子銀行尚無準確定義,在中國,其被普遍認為集中於三種形式的融資。一類是銀行表外業務,如理財産品;二類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如信託公司;另一類則是民間金融。
  而根據各類研究機構的匡算,中國影子銀行體系規模幾乎均在10萬億以上。
  如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劉利剛在研究報告中預計,中國的影子銀行規模大約為15萬億~17萬億,這個規模大約是正規銀行體系的12%~13%,是GDP規模的三分之一。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估計,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在30萬億的水平。
  截至今年9月末,銀行業的資産規模為126萬億元。若以30萬億的規模計算,影子銀行體系似乎已有一定力量“抗衡”銀行。

  影子銀行“助産士”

  總體而言,國內所謂的影子銀行體系主要在兩個領域快速膨脹:信託、銀行理財産品。
  截至今年11月末,中國信託業管理的信託資産規模已達到6.98萬億元,超過保險業,成為中國金融業中第二大金融體。
  而回過頭去看,信託業在過去的五年,特別是信貸規模管控嚴格的最近三年,管理的資産規模大幅度上升。2007年末,信託資産規模為0.95萬億元;2008年底達到1.22萬億;到了2009年底站上2萬億台階,達到2.01萬億。
  2010年開始,信託業步入爆炸式增長階段:2010年底為3.04萬億;2011年底4.81萬億;到了2012年11月末達到6.98萬億。這三年幾乎以每年2萬億的規模向上躥升。
  與此同時,理財産品發售的規模也在迅速增長。截至今年9月末,銀行理財産品餘額為6.73萬億元,較2011年末的4.59萬億增長47%。從流量的角度看,2012年銀行理財産品的發售規模應在20萬億以上。
  今年前11個月,新增信託貸款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而前9個月,銀行理財産品的餘額就增加了2.14萬億元,佔同期11.7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比例已達到18%的水平。
  表面上看,以信託為代表的影子銀行迅速膨脹,看似是對傳統銀行的逆襲,但實際上,信託等影子銀行體系背後往往有一個共同的幕後導演——商業銀行。
  以信託為例,信託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規模,銀信合作模式,或者變種的銀信合作居功至偉。這一模式中,信託僅提供一個通道功能,賺取微薄通道費,關鍵的資金、項目則均由銀行提供。具體來看,負債端,銀行通過發售理財産品籌集資金;資産端,銀行利用信託等渠道,實現變相放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儘管影子銀行看似是銀行業的競爭對手,但銀行恰恰是這些影子銀行的“助産士”。

  突破利率管制

  現階段,投資者,特別是居民,其投資渠道狹窄,僅有儲蓄、股票等屈指可數的少數投資品種。利率管制時代,居民到銀行儲蓄,存款收益率被明顯壓低。
  從三個月、半年、一年三個期限品種來看,SHIBOR利率分別比定期存款利率高129、130和140個基點。加之持續的負利率狀態刺激下,居民已經越來越不滿足於儲蓄帶來的收益。
  理財産品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産品,居民得以間接投資於貨幣市場,博取高於儲蓄存款的收益。
  甚至更進一步,通過銀信合作等渠道,居民購買的理財産品還可投資於收益更高的信貸市場。這意味着,這種模式下,銀行實際上是出讓了部分利差管制的制度租金。
  對於銀行來講,通過理財産品這種表外業務的創新,銀行可以在不用計提撥備、少佔用資本的情況下,變相發放貸款,並且同樣能夠實現接近於傳統存貸業務的收益。
  信貸額度管制源自利率管制。影子銀行體系的膨脹實際上是各方對當前利率管制的一種突破,當影子銀行膨脹到足夠大時,利率管制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從這一邏輯出發,與其限制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不如加速推進利率市場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銀行業有能力應對利率市場化 2012-12-08
利率市場化是起點還是終點 2012-11-26
利率市場化何以不能單兵突進 2012-11-06
貨幣政策應以利率市場化為總體選擇 2012-10-17
大額存單將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 2012-09-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