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為我國建築節能提出新的要求。專家指出,新型城鎮化應是綠色、低碳的城鎮化,這為我國綠色建築産業提供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但是,我國節能建築強制性標準仍然偏低,需要採取措施進一步提升。 眾專家是在近日參加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和中國建築節能減排産業聯盟共同舉辦的“2012科技創新綠色人居會議”時作上述&&的。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軍&&,大力推廣和發展綠色人居、節能建築,建設宜居低碳的和諧城市,才能建成“美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預示着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綠色人居、建築節能産業巨大的發展機會。”張軍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李佐軍認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道路,才能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這意味着需要進一步推動建築的低碳化、節能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李秉仁&&,發展綠色建築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鼓勵科技創新、推進建築節能。目前建築能耗已經佔到我國社會總能耗的30%,隨着建築物數量的不斷增長,建設能耗總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按照“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末期,我國的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專家指出,按照“十一五”期間城鎮每年新建建築面積推算,“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累計新增建築面積將達到40億至50億平方米。 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名譽會長、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認為,目前我國所執行的建築節能標準相對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來講,仍然較低,未來我國的建築還要向更高的節能目標發展。 對此,李秉成説,“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推動綠色建築的政策法規不斷健全,標準體系基本完備,市場化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築將得到全面的推進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