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交易所82億美元收購紐交所 交易所並購風雲再起
2012-12-21   作者:宋璇  來源:國際金融報
 
【字號

  隨着全球股票市場持續疲軟,以交易量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傳統交易所遭遇巨大的調整,而全球各大衍生品交易所成為搶手資源

  北京時間12月20日晚間消息,洲際交易所(ICE)於當日宣布,該公司同意以每股33.12美元的價格收購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整個交易將以現金加換股的方式完成,總估值達到82億美元。
  據悉,此次的交易得到了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同意。洲際交易所此次每股33.12美元的收購價格,較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在本週三美國股市收盤時的價格存在高達37.7%的溢價。
  兩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此項交易將合併兩大領先的交易所集團,以創建一個跨越多個市場的全球性交易所運營商,包括農業和能源大宗商品、信貸衍生品、股票和股票衍生品,外匯和利率市場。”
  不久之前,港交所才成功並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ICE的此次收購計劃或將重燃全球交易所新一輪並購潮。
  ICE是美國第二大期貨交易所,發展到如今的規模,ICE經過了多次並購。2001年,該公司在倫敦收購了國際石油交易所;2007年與紐約期貨交易所合併;2010年與氣候交易所合併。
  ICE的並購計劃一直都沒有停止。一年多以前,紐交所和德交所決定“聯姻”時,ICE就聯合納斯達克OMX集團出價約110億美元競購紐交所,但最終遭到紐交所的拒絕。今年6月,洲際交易所又與港交所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再度以失敗告終。
  在海外分析人士看來,紐交所與德交所合併遭到歐盟否決之後,雙方都承擔了巨大的並購成本損失。今年3月,德交所就此事起訴歐盟,而對紐交所來説面對外部競爭壓力和內部業績增長的壓力,尋求更加優化的合作路徑是當務之急。
  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度,紐交所營業收入為28億美元,較2012年同期下降19%。紐交所最大的收入來源就是美國股票市場,因此,在交易量下滑的背景下,收入壓力明顯。
  瑞銀分析師&&,一方面,與此前跟德交所的合作需要面臨歐盟方面的審查相比,此次與洲際交易所的合作只需要通過美國監管機構的審查,通過概率相對較高。另一方面來看,2011年ICE和納斯達克宣布放棄競購紐交所的主要原因在於無法獲得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的批准。ICE的此項並購計劃中可能將不會遭遇這樣的監管。
  隨着全球股票市場持續疲軟,以交易量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傳統交易所遭遇巨大的調整,而全球各大衍生品交易所成為搶手資源,在全球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復蘇的初期,交易所並購潮將重新上演。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洲際交易所將為軟性大宗商品設立熔斷制度 2012-03-21
納斯達克與美國洲際交易所將對紐交所發起敵意收購 2011-05-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