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炒房團逃離樓市 部分投資客資金套牢出不來
2012-12-21   作者:趙暉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溫州炒房團已基本上處於“偃旗息鼓”的狀態。
  他們曾經風光無限,2009年有名的一條新聞是,一名溫州的男子,一次性買了上海市中心54套豪宅,目的是為了投資。
  他們在2001年的時候就跑向了全國,一支隊伍發向了上海,一支隊伍發向了杭州。這兩個地方的房價,迅速地漲了起來。
  房地産成為這十年來溫州人最主要的投資渠道之一,許多溫州投資客開始組建較為固定的“投資班子”,定期向全國各地發團,他們的操作手法就是買房子,然後拉高價格之後出貨。
  2003年,劉先生在杭州朝暉路中北橋附近看中一個樓盤,這個地段,在當時的許多杭州人看來,並不算真正的市中心地段,售樓小姐問劉先生是否有看中的樓盤?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對售樓小姐説,剩下的所有的幾十套房子,我全部都要了。
  這套開盤才六千多的房子,迅速上漲到兩萬多,然後一直停滯在三萬元左右。
  此前,劉先生最大的主業就是一個並不成規模的皮鞋廠,靠接一些外貿訂單,他有一些原始資金,沒有想到的是,這筆投資,讓他的身家一下子翻了幾番。
  他又開始陸續炒了幾年的房子,包括海南,這是炒房團幾乎必去的一個地方。
  直到2010年4月,國務院&&新政限制異地購房,炒房團前途未卜。
  有一些人看風向不對,開始往外撤,還有一些人,走向海外,繼續炒房事業,“現在還留在樓市中的許多人,並不是最早的炒房客,要麼是後期才進去的,資金套牢出不來,要麼就是心太狠了,不願意出來。”劉先生對記者&&。
  他們開始慢慢撤退了,他只留下了上海和杭州的一些高端物業,這些物業每個月收租都可以給他帶來不菲的收入。
  這或許是許多炒房團的一個縮影。事實上,整個活動源於2003年,《溫州晚報》首開異地看房先河,先後組團帶人到上海、北京、杭州、海南等地購房,此後,溫州出現了多個民間自發組織的炒房團,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太太炒房團”。
  在2010年的時候,炒房團威名遠揚,跑到迪拜試圖抄底。
  “有一些人虧得比較厲害,這些人進去得比較晚,然後賭性又很大,都是大家集資來炒房的,可是2008、2009年開始,整個行情已經走上了巔峰,很難還有這麼大的盈利空間。”業內人士&&。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和溫州炒房團中的一些“團長”取得&&,有一個團還處於半消亡狀態,偶爾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到江蘇的蘇北,或者安徽地區,一些其他的團都紛紛取消了看房活動。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很難帶團,以前帶團和開發商可以談折扣,比如按人頭收費,或者按成交的總額提點。”有一個團的負責人對記者&&,現在開發商自己想跑量,價格已經定得非常低了,所以根本就不願意跟炒房團合作。
  大的開發商不願意這樣來跑量,小的開發商也不願意讓利給炒房團,這樣兩難的局面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投資客開始打起退堂鼓。“主要還是對後市的行情不看好,許多房子兩年前買的,到現在都沒有漲,加上貸款的成本,這套房子投資的錢就是虧的。”上述負責人對記者&&,投資預期得不到回報,這也是他們活動暫停的重要原因。
  房價沒有一路“高歌猛進”,“炒房團”的行程就跟着畫上了“休止符”。
  只是,本就沒有團,也沒有解散的説法,對這些臨時組建的團的“團長”來説,最大的資源就是手上無數的電話號碼,只要行情好一點,他們就會臨時組建隊伍,重新出發。
  只是,這一重新開始,和2001年已經完全不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溫州炒房團 逃離樓市? 2012-11-08
溫州炒房團八成炒房者資不抵債 2012-08-13
溫州炒房團全軍覆沒 八成炒房者資金被套資不抵債 2012-08-13
北京限購 溫州炒房團移師河北 2011-02-24
溫州炒房團轉型炒金 2010-05-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