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安信六年聯姻依然無果 方案瑕疵太多
2012-12-20   作者:陳晶澤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2012年12月19日,安信信託因未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停牌,而此前該股三個交易日兩度漲停。12月18日該股漲停報收於14.01元,12月以來其累計漲幅達到43.84%。
  如此的強勢讓投資者猛然想起安信信託與中信信託一直在進行的重組,但這已經是一樁長跑了六年依然懸而未決的並購,堪稱A股歷史上除ST公司之外耗時最長的重組,直至今日仍未落幕。只是重組之路距離2013年1月7日的有效期大限已經時日不多,未來將如何演繹?
  此案發端於牛市,從2006年11月24日安信信託第一次停牌至今,時而柳暗花明波瀾壯闊,時而陰沉跌入谷底。“誰應該為安信信託遙遙無期的重組埋單?”這是一位長期持有安信信託的投資人的疑問,“我們投資安信,就是衝着重組預期。但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説法。”

  漫長重組路

  這場聯姻歷時之久,個中情形之複雜,乃至今日各方之表態、個中角色的變幻,令人玩味。
  “重組的主導方是中信。我們還沒有收到他們新的重組方案,因此明年1月7日前能不能推出重組,還有很大不確定性。”12月18日,安信信託內部人士説。
  中信信託相關人士則&&,重組一直在推進,但並未談及重組的具體進展和解決方案。
  安信信託2012年三季度EPS為0.2853元;同類上市公司陜國投AEPS為0.3995元,該股12月19日收報於12.51元,跌2.42%。
  其實,這本是一場資本市場的“幸事”。
  自2006年11月安信信託第一次發布臨時停牌公告,2007年1月中信集團與安信信託達成全面重組協議,安信信託以4.3元/股的價格增發股票,其中由中信集團以中信信託80%股權進行出資,認購96968萬股,佔增發後總股本的53.39%;子公司中信華東有限公司以中信信託20%股權出資,認購24242萬股,佔比13.35%;民企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國之傑”)以現金出資認購1.5億股。
  上述安信信託內部人士自己都承認,中信信託當時選擇安信信託上市是非常明智的。“股價低,市場環境又好。中信做起來輕鬆,我們也可以得到中信信託股權。對雙方來説都是好事。”他説。
  2008年1月,這項重組相繼獲得銀監會和證監會“有條件通過”後,各方都在盼望一個新的“信託帝國”的誕生。但其後三年遲遲不見最後的批復。
  據了解,有條件通過是指已經通過發審委審核,但後面還需要根據發審會意見補充披露、修改或完善材料,然後才能正式拿到審核批文。
  不過,安信信託並未就此止步。2011年,重組雙方調整材料,將民營股東國之傑以現金出資獲得的股份由1.5億股減少到1億股。
  然而,這一好夢至2012年1月再遭破滅。更新後的重組方案並未獲得證監會並購重組委的通過。
  其後,安信再次表態繼續推進重組。
  一位熟悉投行業務的人士告訴記者,之前安信信託重組所聘請的投行海通證券在方案被否之後,態度也變得消極。“項目拖那麼多年被否,對任何一家投行來説都是污點。”
  對此,安信信託不予置評。並&&,現在並沒有更換投行的打算。 

  誰來埋單?

  證監會並購重組委不予核準的理由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披露與並購重組委會議上陳述內容重大不一致;方案歷經5年,其標的資産、發行對象、發行股份數額均已發生重大變化,仍沿用原方案交易,缺少合法性、合理性;出具本次定價依據的評估機構已不具有證券評估資質,缺少合法性,且該評估報告存在較大瑕疵;公司股價、交易標的資産及價值均發生重大變化,仍沿用原方案定價缺少公允性。”
  國信證券一位資深並購人士分析稱:“上述原因都涉及到重組能否進展的根本性問題,如果按此理由,就不應該受理此案。”
  有知情人士稱,安信被否的核心原因,是與有關各方溝通不夠。有律師則認為,重組方中信信託態度曖昧才是重要原因。而接近安信信託的人士&&,除主觀因素外,其間中信信託股權結構的調整、證監會的人事變動等一系列問題都對重組産生了影響。但無論是重組方的中信信託還是被重組方的安信信託,他們當初的態度都很積極。因而雖然有一些困難,最後還是進行了解決,並且提交了方案。不過方案提交之後,除了溝通之外,也只能是等待。那次長達11個月的停牌,兩家信託公司其實都不願意看到。
  “當方案被否後,我自己都很吃驚。”上述安信信託內部人士&&。
  一位熟悉安信信託的信託業內人士&&,中信信託看中安信信託選擇借殼而不是IPO,源於監管層之前對信託行業盈利模式的擔心,暫時關上了信託公司IPO的“大門”。安信信託和陜國投A都早在1994年就已經上市,是國內最早一批金融類上市企業,此後再無信託公司通過IPO方式的案例。但這種情況到了2010年信託行業凈資産管理辦法公布後有了變化,因為困擾信託業IPO的難題解開。今年中海信託上報IPO材料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而自2010年8月起,中信集團啟動股份制改革,力圖儘早實現整體上市。2011年12月,中信集團以原有絕大部分經營性資産出資,發起設立中信股份,同時將所持中信信託80%股權移交給中信股份。據媒體報道,中信股份將承擔着帶領原集團業務整體上市的任務,今後是否仍會堅持分拆中信信託、借殼安信,或未可知。

  何時了結?

  安信信託歷時六年的重組之戀,到底以何種方式圓滿畫上句號,現在還難以得知。
  癡情如安信信託者,在A股近2500家上市公司中,恐也難出其右。
  2012年2月24日,安信信託再次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將繼續推進向中信集團、中信華東及國之傑非公開發行股份的重大資産重組工作,重組各方堅持原方案不做任何調整。
  4天之後的2月28日,安信信託公告稱,擬對重組申請材料進行補充、修訂和完善,重新提交申請材料。
  其後至今,安信信託一直在等待重組各方反饋的方案。但至本報截稿時,安信信託尚未收到任何重組方的公函。
  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借殼上市尚未落槌,但基於雙方對最終完成重組的信心,在實體運營方面的合作已經展開。
  “安信信託的風控標準基本上是參照中信信託的標準來做的。有段時間,就是中信信託的人在給安信信託做風控。”該知情人士&&,“安信實際上在用中信的標準在運營”。
  故而,一些市場人士樂見中信安信重組之戀能夠花好月圓。“重組期限還可以繼續延期,這在安信此前歷史上曾有多次上演,我們希望重組成功,也希望監管層及中信信託等重組各方以實際行動來保護中小投資人的利益。”
  對此,上述安信信託內部人士&&,重組久拖不下,對安信信託自身來説也並非好事。“這幾年國內信託業迎來了難得的黃金發展期,如果沒有久拖不下的重組,我們可以更好。看看陜國投的歷程就能知道。”他&&,在與中信信託溝通過程中,雙方對於繼續重組都依然持積極推進態度。“但是,使用過去的方案肯定不行,方案必須更改才有獲通過的可能。”他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中信前員工私售涉案資金2400萬 2012-12-20
中信保獲中投200億元注資 2012-12-18
兩面針主業虧損 拋中信證券被指粉飾報表 2012-12-13
中信銀行 用心奉獻 2012-12-10
中信泰富澳洲項目進退維谷 2012-12-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