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實實在在的增長 中國經濟將更注重質量和效益
2012-12-19   作者:張曉松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意味着,中國將不再單純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而是通過擠水分、提質量、增效益,以獲得實實在在的可持續的增長。

  舊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今年以來,隨着中國經濟陷入低谷,鋼鐵等原材料行業遭遇了産能過剩、價格低迷、利潤下滑的困境。
  “在經濟快速增長時形成的生産能力,與經濟下滑時降低的市場需求形成尖銳矛盾。”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分析指出,歷史教訓反復證明,原材料行業單純擴大生産能力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必須提高發展質量。
  一個行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整個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賴以支撐的卻是低人力成本、高能源消耗和驚人的環境代價。然而,隨着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呼聲日益高漲,以往的“比較優勢”正在轉化為“瓶頸制約”,舊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産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企業生産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並存,金融領域存在潛在風險,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仍然突出。
  不僅內部形勢逼人,外部環境的最新變化也迫切要求中國改變舊的經濟增長模式。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使世界市場急劇萎縮,競爭越來越激烈,低水平規模擴張已沒有出路,必須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在速度與質量效益間尋求平衡點

  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一直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速度。然而,隨之而來的“高原反應”也增加了可持續增長的難度——
  過度依靠外需,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受到巨大衝擊;內部投資率過高,給經濟帶來危險的“泡沫”;長期快速增長拉大了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差距……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經濟政策已與過去的高速發展路線有所區別。從2005年起,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均設定在8%左右,但今年卻下調到了7.5%。
  “即使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今年的宏觀調控也沒有像前兩年那樣採取大力度擴張政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從規模擴張式發展轉為質量效益型發展。
  專家普遍認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突出經濟增長速度,而是更加強調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説明,今後一段時期,中國仍然不會追求兩位數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不大可能&&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
  發展是硬道理,沒有一定的增長速度不行,但增長必須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中國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目前需要解決的是,如何盡快確立“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並在速度與質量、效益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如何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儘管全球資源價格持續走跌,但今年以來産煤大省山西仍保持着兩位數的經濟增速。“産業結構調整功不可沒。”山西省統計局副局長盧建明説,兩年前山西讓出“煤老大”的位子,但裝備製造等新興産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調整結構,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關鍵。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就加快調整産業結構、提高産業整體素質做出部署,並提出要把化解産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釋放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經濟改革信號,他們相信首要經濟任務是調整經濟結構。
  自主創新,將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供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着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注重發揮企業家才能,加快科技創新,加強産品創新、品牌創新、産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認為,中國將加快培育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具有知名品牌和持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為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深化改革,將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掃除障礙。
  當前,經濟轉型還面臨一些體制機制上的阻礙:政府部門對微觀經濟運行的過多干預,弱化了市場機制對淘汰落後産能的“倒逼作用”;稅收制度尚不完善,影響到産業結構調整效果;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不利於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
  這些矛盾和問題不解決,調結構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絆腳石”,經濟活力無從談起,發展步伐也快不起來。
  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關鍵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會議提出,要從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出發,及時推出改革新舉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惠譽穆迪再次唱空中國經濟 未考慮政府經營性資産 2012-12-18
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2012-12-18
外交部: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2012-12-18
中國經濟發展給世界增強信心 2012-12-18
中國經濟之定調2013:城鎮化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2012-12-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