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8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長廖永林在“2012年房地産用地管理調控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截至11月底,房地産用地供應同比減少了8%,其中住宅用地供應同比減少15.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6.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全國閒置用地卻仍處於高位,截至11月底,全國閒置房地産用地1.1萬公頃,其中,閒置住宅用地7461公頃。 浙江大學教授楊磷傑説,受調控影響,開發商拿地和開發量不足,政府的推地量也在減少,與此同時,樓市在下半年轉好,多地樓市庫存消化較快,後期住宅供應不足或推高房價。 為穩定調控效果,廖永林指出,除了督促地方政府抓緊供地,優化供地結構確保供地成功率以外,還將加強對已供土地監管,嚴格清理閒置土地,促進在建面積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重點城市、大房企的土地閒置情況將成為清理的重點,廖永林就&&,房價初現上漲、房屋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部分一、二線城市等“市場異動三類城市”需對全部未竣工住宅和商服用地的合同履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清查和梳理,清查結果及時上報。 與此同時,“涉及大房企、大地塊的出讓合同,各地需對其是否存在欠繳土地出讓價款、未按期交地、未按期開竣工、土地閒置、開發規模超過實際開發能力等違規違約情況的項目進行清查處置”,廖永林解釋,其中,大企業是指行業內排名靠前且在本地區影響較大的企業,大地塊是指單宗供地規模超過一定規模(達到規定標準80%)的地塊。 一般來説,導致土地閒置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個是政府原因,因拆遷和規劃問題延遲開發;二開發商拿地後,借多種藉口閒置,其中因為政府原因導致閒置的佔比較大。 楊磷傑&&,國土部針對房企囤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但受囤地帶來的後續利益驅動,房企尤其是大型房企囤地的現象依然屢查不止。 記者注意到,截止到2010年底,國土部發布數據顯示,全國閒置房地産用地面積為1.19萬公頃,近兩年後,全國閒置房地産用地開發依然處於高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房地産業內人士介紹,政策雖嚴厲,但總在執行上打折,成為閒置用地屢查不止的重要原因,楊磷傑則稱,將大型房企,以及大地塊的出讓、開發全程納入國土部的監管,跟蹤督查履約建設情況,每月匯總更新,及時向社會公布,將形成社會監督,從源頭上減少部分閒置用地的産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