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交易所同時發布退市配套規則,進一步明確退市制度的有關細節。今後,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將不得再籌劃資産重組。這意味着,兩市已經做好接納首批退市公司的準備。
從目前,眾ST公司的態勢來看有喜有悲,其中包括*ST炎黃、S*ST天發、ST創智在內的多只個股至今未拿出實質性的重組方案,隨着12月31日大限臨近,也面臨退市的可能性。
隨着12月8日,重組方案被否的公告發布,*ST中鎢年內擺脫退市風險的機會愈加渺茫,可能進入新規&&後退市第一梯隊。
中小股東心急維權
根據*ST中鎢公布的最新公告顯示,12月7日,其重組沒有獲得監管層通過的公告在A股市場引起了劇烈的“反應”。
而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多位*ST中鎢的中小股東於12月14日,前往深交所,希望能夠跟交易所方面進行溝通,使自己投資的公司能夠恢復上市。
有部分*ST中鎢小股東認為,從公司2011年年報情況來看,每股凈資産、負債、經營狀況及盈利狀況來看,都不符合基本的退市條件,而重組被否的責任,也是因為大股東未完全及時履行承諾所致。因此,小股東認為,監管層應該督促*ST中鎢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履行承諾,繼續推進重組。
“誠然,股票的退市,對持股股東或多或少會遭到損失,從現在算起的話,距離12月31日"退市大限"有14天時間,根據新的退市配套規則,對於已經出於重大資産重組籌劃階段或重大資産重組進程中的公司,可以遵循公司自治原則,經由股東大會審議表決,可選擇其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並終止重大資産重組等事項,或者選擇不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而繼續籌劃或推進重組。即使恢復上市被否,*ST中鎢最後選擇繼續重組的可能性仍然較大;再退一步説,終止上市了,也存在重新上市可能。”昨日,有策略分析師如是向《證券日報》記者&&。
在翻閱此前的資料後,記者發現,由於2007年至2009年,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與2010年4月9日被深交所實施暫停上市。而2010年時,*ST中鎢開始盈利,當年實現凈利潤為765.65萬元,隨後,向深交所遞交了恢復上市申請,但一直沒有獲准。
多次重組方案“雷同”
而實際上,從2006年5月7日,湖南有色以1.8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廣州中科信持有的上市公司4751.92萬股,同時,湖南有色還收購了其它幾家公司擁有的*ST中鎢股權,最終成為*ST中鎢的控股股東。
湖南有色曾承諾,“收購成功後將在2007年底以前,在得到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及中鎢高新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基礎上,通過定向增發等方式將其擁有和控制的與中鎢高新構成同業競爭的硬質合金等相關業務和資産注入中鎢高新”。
但時至今日,這項承諾並未如之前的承諾履行。另據記者了解,2007年時,*ST中鎢曾發布定向增發元,擬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購買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持有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和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方案,但被公司隨後召開的股東大會否決。
2008年時,公司再次推出定增方案,擬向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和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但由於當時全球金融環境、經濟環境以及國內證券市場發生重大變化,隨後,此事項終止。
2012年,*ST中鎢再次推出定增方案,擬向湖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和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但是,最終卻未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核。
上述重組方案,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的策略分析師來看,有部分雷同,並且有“換湯不換藥”的感覺。“結合監管機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會議上提出的主要問題,*ST中鎢多次重組注入資産以及今年的盈利情況恐怕是重組委投否決票的主因。也有投資者曾反映,等了3年,結果大股東拿出來的還是5年前的方案,毫無誠信。”該策略分析師認為。
而*ST中鎢時至今日,仍未放棄最後的希望,公司方面&&,在重組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方案依然被否據,但退市還是恢復上市是由深交所決定,目前公司已將恢復上市材料遞交深交所,不到最後一刻無法判斷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