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喊話調控一年 十大城市反漲120元/平米
2012-12-18   作者:林竹  來源:21世紀網
 
【字號

  12月16日,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此時,距離去年工作會議提出的“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已過去1年。
  然而,21世紀網整理髮現,一年來房地産調控基本上“只喊不調”,從調控結果看,百城房價與年初基本持平,僅微跌2元/平方米,十大城市房價反漲0.78%。隨著“喊話式”調控震懾效果減弱,市場預期逆轉,北京、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開始出現了久違的“暴漲”、“倒房號”、“日光碟”……“房價的合理回歸”目標漸行漸遠。
  北京中原地産市場總監張大偉認為,房價上漲具有階梯性特點,重點城市上漲,將帶來購房者新一輪恐慌性購房,若無更嚴厲的調控新政,房價反彈的勢頭將進一步擴大。
  2012“喊話式”調控象徵大于實際?

  百城房價跌2元/平十大城市反漲0.78%

  伴隨著11月全國房價與樓市成交數據的發布,2012年樓市已走入尾聲。
  經過一年的樓市調控,房價是反彈還是跳水?
  21世紀網通過整理中指院今年以來的百城房價指數發現,2012年11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為8791元/平方米,環比第6個月上漲,而與1月份的8793元/平方米基本持平,微跌0.02%。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大城市11月份住宅均價為15686元/平方米,環比10月上漲0.39%,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0.15%,為今年以來首次同比上漲。十大城市房價與今年1月份的15588元/平方米相比,上漲了0.78%。


數據來源:中指院2012年1月-11月中國房地産指數係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

  從統計數據看,11月百城房價與年初基本持平,十大主要城市反漲0.78% ,2011年底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房價理性回歸”並未實現。
  而在2012年底,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更是傳來了“暴漲”、“倒房號”、“搶房”等聲音,恐慌情緒在蔓延。不過,北京、深圳數據顯示,11月份成交的物業以大眾化的普通住宅為主。
  剛需為何選擇在原本傳統意義上的樓市淡季入場?
  一年來,雖然住建部、統計局、國土部等部門一再表態堅決不放松房地産調控,然而始終未見有新的、更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出臺。房價也在悄悄地漲起來了。
  北京的購房者陳先生對21世紀網表示,“半年前看中的房子沒舍得買,想等等新的調控措施壓壓房價再買,現在已漲了近40萬,後悔死了!”
  中介代理閆權認為:“今年前10個月累計起來的需求都積累到了11月釋放,是造成樓市年底爆發的一個原因。”憋了許久的剛需們,面對“喊話”調控下未跌反漲的房價,在年底忍不住出手了。

  3輪喊話調控效果減弱 年底樓市翹尾爆發

  2011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2012年房地産調控的核心表述是“要堅持房地産調控政策不動搖,促進房價合理回歸”。
  從2009年底至今的兩年多時間裏,國家針對住宅市場相繼啟動了四輪調控,相比“史上最嚴厲調控”的2011年,2012年的樓市調控顯得溫和。
  21世紀網通過公開資料整理,將2012年的房地産調控分為三個階段,房價在一次次的喊話中震蕩微漲。

  1月-5月:地方頻現“微調”,政府密集喊話,房價微跌

  今年上半年的樓市調控,更多的是政府與地方“微調”之間的博弈。
  上半年,中央宏觀經濟的微調政策波及房地産,加上地方政府執行政策變相放松,市場預期逆轉,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國有近40個城市明確發文微調了樓市政策。針對地方的“微調”,住建部、統計局、國土部等部門一再表態堅決不放松房地産調控,並對具體的微調措施予以糾正。
  如,佛山放松了限購,住建部就會堅決讓其整改,收回政策;再如,北京出現了限購資格造假的問題,住建部就會出臺一份專門重申限購政策嚴肅執行的文件,在全國范圍內開始嚴查購房資格造假的問題。
  房價在相關部門的密集“喊話”中持續了去年9月以來的下跌趨勢,據中指院統計數據,5月份百城住宅均價8684元/平方米,實現了同比、環比雙降,但跌幅已在收窄。

  6月-10月:樓市止跌逆漲,督查組出擊摸底,剛需“觀望”

  半年的“觀望”,樓市並沒有出臺新的調控政策。“喊話”式調控,效果似乎越來越弱。一方面是住建部等各大部委在不斷的“喊話”,聲稱要對房地産市場進行最徹底的調控,一方面卻是主要城市房價和交易量開始出現反彈。
  進入6月,房價時隔9個月後止跌回升,中指院數據顯示,全國百城住宅均價出現了0.05%的微漲,十大城市也止跌反彈0.75%,而剛剛公布的11月份數據顯示,十大城市房價環比、同比首現雙漲。
  據住建部跟蹤的主要城市監測數據,一些樓盤其實在5月份和6月上旬已出現了提價行為。以北京為例,5月份上調售價的就有21個樓盤,而6月份成交量排名前100的項目中,80%的項目成交價出現了上漲。
  針對樓市的“異動”,7月24日,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摸底全國房地産市場,有關部委重申嚴格執行樓市調控政策不動搖。購房者再次陷入“觀望”,房價漲幅持續收窄,各方都在等在督察組報告提交後的新政出臺。
  但中央並沒有出臺新的調控措施,導致了預期發生分化,房價持續上漲。10月份,百城房價8768元/平方米,是6月份止跌後的連續第5個月上漲。

  11月至今,十八大後未現樓市新政,剛需爆發,房價上漲

  對于剛需年底的爆發,業內不少人士認為,十八大是個關鍵的時間點。
  11月初,十八大召開後,調控政策未見有新的轉向,“觀望”情緒減退,不少剛需客戶擔心明年房價上漲開始出手買房。數據顯示,11月份,北京、上海等十大重點城市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環比雙上漲,部分重點城市房價甚至超過調控前。北京二手房的成交量和價格也在11月達到了全年最高點。
  深圳國土房産局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一手住宅成交4352套,環比增加兩成,成交的物業以大眾化的普通住宅為主。
  不過,中原地産華南區總經理李耀智指出,根據監測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市場回暖,主要還是剛需為主,在限貸限購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投資客很難進場。
  雖然住建部、統計局、國土部等部門一再表態堅決不放松房地産調控,然而始終未見有新的、更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出臺。而對于房地産稅(擴大房産稅試點、對存量房屋徵稅、二手房交易稅費的提高)、個人住房資訊係統建設、保障房建設、小産權房清理等政策,未見出臺。
  房價在“喊話”調控中震蕩上漲,加上對十八大後明年經濟的樂觀,部分剛需在年底入市買房。

  市場預期轉向 2013樓市反彈或崩盤?

  政策的“只喊不調”促使了市場預期向賣方市場轉變,此外,供求關係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房價的上漲埋下隱患。
  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北京商品住宅新開工面積1455萬平方米,下降40.5%,而同期商品住宅的銷售面積卻增長了52.7%,達到1179.2萬平方米。
  “假定北京的庫存一下子被吃掉這麼多,如果沒有新的填補,就會引發一段時間內的供不應求,有可能觸發現在已經活躍起來的房價繼續上揚。”賈康在12月13日召開的“2012-2013年住房形勢與政策研討會”上稱。
  12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2013年《住房綠皮書》認為,今年四季度至2013年住房市場面臨著總體反彈與局部崩盤同時發生的風險,即多數城市繼續快速上漲,一些城市將崩盤;多數項目繼續漲價,一些項目將出現爛尾。
  13日的研討會上,對于任志強曾經拋出的“明年三月房價會暴漲”的預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指出,到底漲不漲,不能籠統地説,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
  對于多數城市,如果在房價溫和上漲的趨勢下,中央不採取有效措施,地方政府調控變相放松,市場預期發生漸變,便有再度暴漲的風險。但是,對于一些泡沫特別嚴重的城市,由于投資和投機的撤離,將導致泡沫的破滅和樓市的崩盤,對于一些缺乏實力的房地産企業或項目來説,由于資金緊張或資金鏈斷裂,將導致項目爛尾及企業破産。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2013年房價再次暴漲,年輕人更買不起房了,同樣也租不起房,因為房租也會隨之大漲。而所有企業的商務成本為之大增,天量貨幣將再次涌入樓市,實業徹底淪為空洞。這種形勢若不迅速扭轉,離經濟崩潰就不遠了。“鑒于此,中央政府絕不會允許房價再次暴漲。”調控也不會只停留在“喊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恐慌性情緒”彌漫一線樓市 2012-12-18
樓市穩中微漲成大概率事件 房産稅加速成定局 2012-12-17
歲末年終樓市回暖 調控定調大勢不變 2012-12-17
應謹防限購漏洞引發樓市調控危機 2012-12-17
中國發令新一輪城鎮化 樓市調控首重風險控制 2012-12-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