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多個省市正在啟動建設智慧城市,並由此激發出巨大産業空間。智慧城市被視為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大趨勢和方向,隨着其建設步伐的加快,將有助於推動物聯網、雲計算等一大批新興産業的“落地”,同時也將為國內各地的經濟結構調整、産業轉型升級帶來契機。
智慧城市建設蘊含數萬億商機
在全球智慧城市風潮和國家政策鼓勵下,北京、上海、廣東、南京、武漢等多個省市已啟動了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從已披露數據顯示,到2012年底全國開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將有望超過400個,估計前期網絡和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安信國際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有600至800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加上後期各種數據中心、分析設備和服務設備的投資,市場總規模將達2萬億元人民幣。
高達2萬億的市場空間,無疑將為一大批新興技術、新興産業提供廣闊發展前景。智慧中國首席戰略官曹國輝在近日於上海舉行的“2012中國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所謂“智慧城市”就是集成多種高新技術應用,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泛在互聯、雲計算、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等手段,形成技術集成、綜合應用、網絡高端發展的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城市。近年來以物聯網、雲計算、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與融合,為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賽迪顧問看來,智慧城市建設通常可劃分為5個階段,即啟動、展開、建設、提升和完善階段,目前國內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從概念導入期進入實質推進期。2012年智慧城市建設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和熱點應用上,基礎設施如寬帶網絡、無線城市、物聯網基礎設施等,熱點應用包括交通、醫療、能源、安全生産等。
針對當前各地涌現出的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專家認為,智慧城市建設在政府投入支撐下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其中智能交通、數字城市管理、城市安防、醫療信息化、綠色建築、地理信息、雲計算、物聯網等八大細分行業有望分享2萬億“智慧城市”盛宴。
新興産業通過智慧城市實現“落地”
戰略性新興産業是當前各地經濟發展的一大重點。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而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步伐,將有助於促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為相關産業的“落地”提供示範和實踐機會。
“物聯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技術基礎,智慧城市是物聯網發展的具體應用。”曹國輝&&,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結合程度,將是産業落地的關鍵。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將切實促進物聯網的推廣和應用,使其從“概念”加速變為惠及民生、提升城市管理職能的美好現實。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正依託雲計算、物聯網、高端軟體、高端芯片、光纖技術、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等一系列最新高科技、新技術,為城市構建起智能水網、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市容監管、智能災情預警等系統,並由此為一大批新興技術、新興産業提供了“用武之地”。
專家指出,目前國內數百個城市都在探索建設智慧城市,其中國內大型城市發展的重點是完善城市智慧化基礎設施,發展區域性的智能電子商務、智能節能物流、智慧虛擬企業和小區級智慧化生産協作站點。而一些地區級大中城市,主要着力於提升電力交通、供水供氣、排污、垃圾處理、園林綠化、環境監測等城市設施的智能化水平。伴隨這些項目的實施,包括物聯網、雲計算、城市光網、智能電網等在內的諸多新興産業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向記者&&,隨着信息通信技術向智能、集成和服務方向發展,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正對城市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産生越來越明顯的滲透和帶領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了支撐;而智慧城市建設反過來也可以對新興産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推動其由實驗走向應用。
以智慧城市為契機推進産業轉型升級
在專家看來,建設智慧城市,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可以以此為契機和重要抓手,推動地方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
工信部副部長楊學山近日指出,中國城市進入目前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要素投入需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增長,必須關注經濟發展帶來資源環境剛性約束。“智慧城市”建設就是要做出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譬如解決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監控等難題,對改善民生産生直接效益。
在這種情況下,智慧産業作為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産業,被視為將對城市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等産生重大引領帶動作用。
賽伯樂投資有限公司CEO朱敏&&,中國式的智慧城市不但要借鑒西方成功應用於公眾服務(環保,交通,醫療,教育,政務等)的成功經驗,還應將智慧城市&&應用於傳統製造業升級和商業模式轉型中去。中國將通過城市化帶動智慧化,智慧化帶動工業化,通過各環節的帶動,充分實現智慧城市對産業轉型升級的抓手作用。
“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也將是産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在此期間,基於下一代IT技術的生産型服務業、下一代IT技術産品,以及融合了下一代IT技術的製造業産品相互依託,共同發展。”朱敏&&。
專家建議,為培育壯大智慧産業,升級優化傳統産業,當前需要堅持“智慧産業和傳統産業並舉發展,助推智慧城市經濟躍升”的思路,發展以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物流等技術含量高、産業關聯度大的智慧産業,同時加大對製造業的升級改造,推動信息技術更好地融入産品研發設計、生産過程控制等環節,加快開發數字化、智能化裝備和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