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2013:創新怎樣改變生活?
2012-12-17   作者: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解説:實業創新中國經濟尋求新動力,民企創新靠什麼?聚焦實體經濟,《央視財經評論》特別奉獻。
  雷軍:創新對於整個手機行業來説是異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這個如果你不創新的話,你很容易翻船。
  劉永好:當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的時候,我們要把握的這個機遇,同時要走在前列,要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我覺得這叫創新。
  主持人(沈竹):各位晚上好,這裡是正在為您播出的《央視財經評論》,今天我們的節目繼續跟您分享實業這個話題。在這一屆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當中,有一大批企業家是實業家,今天我們也邀請到兩位非常傑出的代表,一位是小米手機創始人雷軍先生,另外一位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劉永好先生。兩位所在的行業我們多知道,都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但是分別因為創新,因為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力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神話,尤其是小米手機,在國産智能手機領域短短兩年的時間幾乎是完成了一個不能完成的任務,而我們看到了新希望集團從農業出發,也是靠不斷的創新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其實創新這樣一個主題,是世界上所有做企業的企業家們,共同的一個永恒的話題,那這樣一個創新的導向,在很多企業面前,確實是化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難題。我們也通過一系列的公司來看一下這些難題。
  解説:12月7號,被寄予厚望的蘋果Ipad迷你和第四代Ipad 正式登入中國內地市場,儘管在北京王府井蘋果專賣店門口,蘋果的工作人員早早的擺起了蛇形護欄,但果粉的表現卻如同北京的清晨般淡定,甚至冰冷。有評論稱,蘋果的饑渴營銷逐漸失效,源於創新乏力。而在美國蘋果公司同樣感受到寒意,來自福布斯中文網的分析預測,蘋果公司將在不久後,發布其九年來,第一份盈利下滑的季度報告。上周三,蘋果公司股價下跌6.43%,創下四年來的最大跌幅,這家市值最高的美國公司,已連續十個星期遭遇暗淡的股市表現,滑入熊市區域,甚至有國外媒體刊出標題,華爾街開始厭惡蘋果。
  當創新的引領者蘋果,放慢了自己腳步的時候。不少人加緊了追趕的節奏,三星、HTC等品牌,已經開始殘食蘋果的市場份額,而在國內剛剛問世兩年的小米手機,在智能手機的領域裏,更是首當其衝。
  工作人員:它真正的好處在下一頁。
  解説:一身T恤、牛仔褲和運動鞋的雷軍似乎在模仿喬布斯的打扮,而在營銷上,小米也在模範蘋果飢餓銷售的策略,産品發布、預售、網絡直銷,種種手段讓小米在兩年的時間裏,就取得了數百萬的銷量,雷軍更是高調宣稱,銷售額在今年達到100億。憑藉市場上的出色表現,2012年的6月份,小米公司成功完成了第三輪2.16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達到40億美元。
  在中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當中,僅次於騰訊、百度和網易,而放在世界市場上,這一估值已經接近傳統手機場上黑莓49億美元的市值,相當於諾基亞市值的一半。喬布斯的裝扮,容易模仿,蘋果創新的成功是不是也能輕易複製呢,在2012年,“尋找中國的喬布斯,發現企業的創新力”,成為了中國經濟最熱的話題。
  十八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並指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國際創新體制,着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題,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主持人:剛剛我們在片子當中也注意到了我們舉了這麼一個案例,我們曾經都非常驕傲的,非常崇敬的一個企業蘋果手機,它開創了我們世界的很多的人對智能手機的一個新的篇章,但是我們就看到了,市場非常的殘酷,對待這樣一個神話,似乎並沒有特別的買賬,而是在它的産品有不滿足市場的情況下,不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時候市場做出了用腳投票的選擇,股價連續下跌,並且看到蘋果的神話似乎沒有以前那麼的風光,所以在這樣一個激烈競爭的領域,似乎所有的神話都有被顛覆的一天,都沒有永恒的神話,在這一點我就想先問雷軍先生,因為你所在的行業跟蘋果差不多的一個行業,那面對它現在的現狀,你對於創新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是怎麼理解的?
  雷軍:手機這個行業是一個極度競爭的行業,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面,已經一大撥的企業起起伏伏好幾趟了,所以我們這個行業鬧的不好就翻船,所以創新對手機行業來説是異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不創新,你很容易翻船。包括前段時間的諾基亞、摩托羅拉遇到困難都是因為創新力不足導致的。
  主持人:我發現你用了兩個詞,一個是極度,一個是異常,似乎都不是一個正常範圍內的一個概念,那麼為什麼會用這兩個詞形容這樣一個行業?
  雷軍:雖然我們是國産手機行業,但是實際上手機是不分國産和國際的,所以一上來我們就參與了國際上最強的競爭,那麼在這個行業裏面有蘋果公司,有三星,這都是世界上頂級優秀的公司,然後在這個領域裏面,你要做出比他們有特色的東西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主持人:你靠什麼?
  雷軍:我覺得我們最核心的武器是什麼呢?是因為中國的這個互聯網行業比較發達,我們怎麼能夠把互聯網和手機結合起來,創造了一個新的小分類叫互聯網手機行業。怎麼能夠用互聯網來打造手機品牌,用互聯網來提升手機的功能,包括怎麼利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方法論來做這件事情。
  主持人:那其實剛才劉總聽到這個雷總説的時候,我覺得你應該心裏挺高興,因為你的行業面對他的行業的競爭,可能稍微要舒服一點。我不知道創新對你的這個農業行業來説,現在有他們激烈競爭的程度那麼的強嗎?
  劉永好:其實,農業領域也非常強的競爭,有人都説農業是比較傳統的,是比較土的,那麼農村,農業實際上上千年了,那麼拿我們的農村的主體生産者來講,叫做一對夫婦,年産承包責任制,幾畝地,幾頭豬,幾十隻雞,一頭牛,這種格局實際上從古至今已經數百年,一直是這樣的,但今天不一樣了,今天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隨着城鎮化的發展,大量的人到城裏去了,而這個時候,他們對肉蛋奶對農産品的需求大幅度的提升,誰來生産的,這就意味着給我們的規模生産的企業帶來機會,這就意味着我們要改變以前的爺爺咋養,爺爺咋説我們咋養的這種格局,那麼這要靠科技,要變革,這個變革就是創新。這個創新拿我們來講,我們這幾年來,我們每年的銷售規模都增長了超一百億,連續五年,而且這個速度還會繼續下去,至於當中國農村經濟轉型的時候,我們要把握這個機遇,同時要走在前列,要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我覺得這叫創新。
  主持人:比如説現在提到別的行業創新,我們覺得都非常興奮,但是唯一提到食品和農業的創新我們心裏直打鼓,因為創新似乎有一些看不懂的化學名詞就突然又來了,就是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跟農業的創新上面,您是怎麼來平衡的?
  劉永好:其實我説的創新,跟食品安全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因為現在之所以説大家對於食品安全沒有太多信心,是因為我們的食品生産的單位太多了,全國大概一兩億個農戶,那麼這一兩億個農戶都是生産單位,當某一些,或者某一個農戶出現了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擔心了,都怕了,通過媒體的報道就放大了。所以這方面導致了這種叫做擔心和恐慌。實際上當這個生産的單位擴大以後,規模擴大以後,這樣的話國家監控容易了,同時,那麼這個企業它責任感就一定要增強了,因為一旦查出什麼問題的話,損失是非常巨大的,不單單是傾家蕩産的問題。就是説當企業組織規模擴大,當産業鏈的格局更健全,當我們從頭到尾,從田間到餐桌都能夠控制的時候,那麼這種食品安全就得到較好的保障。比如説美國,像歐洲,食品安全問題相對比較少,不是説沒有,也有,但是少很多,它就是在食品規模化方面和産業鏈的進程方面,和這種監控方面都做得相對比較好,而我們的創新就正是向這方面在邁進。具體講,就是説我們創的是這種組織化的新,就説我們組建養豬合作社,養雞合作社,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在合作社裏面成為主要的股東,同時,在這個合作社裏邊,我們給技術的支持,給市場的服務,給金融的幫助,給信貸的支持和食品安全的嚴格的規範和要求,在這種嚴格規範和要求和扶持支持下,這個産業蓬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從而提高了我們的效率,降低了成本,滿足了市場對肉蛋奶價格和品種的需求,同時也較好的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
  所以説並不是説創新食品就不安全,相反的,創新可能食品更安全。
  主持人:其實今天兩位坐在一起,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因為是不搭界的兩個行業,但是似乎談創新的時候,你們兩個又有共同的語言,我知道,劉總現在也在跟電商進行一個聯合,將來有沒有可能你們兩個之間有一個合作。
  雷軍:應該來説我們已經談到互聯網是PC互聯網,但是PC的普及度遠遠不夠。今天的智能手機的興起以後,這個我覺得,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話,其實整個互聯網的普及速度會越來越快,我也相信,這個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能夠幫助農民朋友解決很多問題和困難。
  劉永好:有人説養豬很土,很傳統的産業,但是現在創新轉型就是把這種最傳統的,最古老的,最土的這種産業把它提升。那麼大家都知道,去年的豬肉價格特別高,因為豬肉價格特別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的CPI,所以説很多老百姓都講,CPI太高了,漲價了,不行了,這個時候,養豬的壓力會特別大,當然去年的豬價達到了歷史最高價,24塊一公斤,但今年的豬價又跌了,到現在14塊錢一公斤,從24降的14,你説降了多少,所以農民朋友就很貴了,農民朋友説農民就慘了,農民説今年養豬幾乎都虧損,這就是説豬的經濟的周期。豬的周期,它是多原因造成的,有原料的價格的問題,有天氣的問題,有養殖周期的問題,有疾病的問題,有行情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要把握好是特別難的,這需要一個數學的模型,這需要採集大量的一些各方面的數據進行廣泛的研究,而這些研究不是一般的機器能夠做的好的,這是大數據體系下綜合宏觀的研究。有人説豬經濟跟中國經濟比較吻合,它的周期波動,所以説從研究豬經濟的波動,從而引導國家經濟的走向,這就是個非常宏觀的巨大的事了,所以説,在我們這個養豬業,或者叫農村經濟仍然是要用到現代科技的,這是一方面。
  具體來講,我們承擔一個叫中國西部農村電子商務網建設的任務,這個任務國家發改委給立項,財政還給補貼,實行兩三年,現在驗收,我覺得特別好,比方説整個西部我們以成千上萬個農民朋友,養殖戶我們來建立&&,我們設立總的服務的信息這個系統,通過互聯網,在每家農戶建立一個終端,農戶有的買PC機,有的買手機,其實有很多是進口的機器,但進口機器比較貴,很多農民更願意買價格便宜的,功能比較適中的,像雷軍的小米手機就是一個首選,因為它價格便宜,今天我很幸運見到雷軍先生,或許今後我們農村電子商務,農民朋友養豬的時候用的手機,互聯網的功能用小米的手機,什麼功能呢?
  比如説雞或者豬生病了,是什麼病,該用什麼藥,通過手機拍個照片,把情況通過互聯網直接送到我們的終端,我們終端有專家對它進行答疑,你這個是最近哪個地方流傳什麼病,應該怎麼樣處置等等,應該用什麼藥,就不會亂用藥,而且這樣對食品安全有保證,這是一個;第二個,就是我們究竟養豬這個豬什麼時候賣,賣在哪由誰收購,價格多少,這些都是商品市場的信息了,另外我們進行豬廠的關係,豬捨得關係,我們貸款的發放,我們農村那個叫金融的服務,擔保體系的服務,以及我們的種苗的提供,我們防病治病我們隔離,怎麼樣保安全等等,很多的數據,很多的知識,很多的及時信息需要溝通,靠什麼?可能通過互聯網,通過手機,這就把農村的傳統的養殖業和現代的這種高科技的,或者是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把它結合起來了,而且,我們的企業全國有幾百個工廠,有數以百萬計的農民朋友,當我們把全國各地的農民朋友,養殖戶直接的信息歸聚我們電腦裏面,通過計算、通過排列整合,那麼我們就能一定程度預測現在豬的行情怎麼樣,它的病的情況,它的價格的情況,它養殖的情況,天氣的情況,這實際上對研究豬周期非常有利,而我們把這樣的信息用於我們指導我們的發展,指導我們的投資,從而另外我們把我們這些信息向國家有關部門進行推薦,或許對國家預測宏觀經濟又有一定的幫助,所以説它作用非常大的。
  主持人:那我們也説的,其實提到創新很多周圍一些企業家也好,都在説創新是我們的願望,但是創新的環境也非常的重要,怎麼能夠給我們創造更好創新環境讓我們想創新的人能夠創得了新,能夠在世界上有一個能夠創新的土壤,這也是很多企業家關心的話題,那稍事休息,我們接着跟兩位來分享。
  主持人:其實我們的節目也經常跟您一起來探討我們的創新的環境到底還缺什麼,我們的企業家為什麼一直都在抱怨,我們的環境並沒有讓我們能夠釋放出完全的創造能力,我們也經常羨慕美國他們的企業為什麼一波一波,一茬一茬的旺盛的活力來於自哪,我今天也是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見到的一些企業家,他們現在對於創新環境的一些擔心和他們一些期望。
  楊元慶(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我覺得首先就是,需要在這個全社會裏邊,培育這種創新的基因,創新的思維。那麼不要只是滿足於,去拷貝別人已有的東西,要進行原創性的創新,那麼同時應該寬容,容忍失敗,同時應該有機制,對於創新的人,創新的企業去進行投資,那麼讓他們在一個更寬鬆的環境下去把他們的思想,轉化成市場上所需要的産品。
  李凱蒂(英國駐華使館 戰略管理參讚):英國是全世界領先的創新和創造力中心之一,我想這得益於一種理念。就是允許人們失敗,我知道這種説法,聽起來有些矛盾,但是要想得到重要的創新成果,只能允許人們試驗。當你做各種嘗試的時候,必然有一定比例會失敗。所以我想一個能夠允許很多失敗的文化傳統和社會,也同樣會看到巨大的成功。我想為了鼓勵創新,你需要打開空間,給那怪異的愚蠢的創意,自由的發展空間。然後看看能發生什麼,不要害怕這些創意,最終毫無用處,因為在這些創意中,沒準兒哪個就是新發明。
  塔德烏什霍米茨基(波蘭駐華大使):目前許多中國公司的增長,可以通過內部市場來實現,因為你們需要建設很多基礎設施,發展電力系統和其他行業。還有一些發展非常快的,巨型項目,足以使公司業績保持增長,我認為現在這些公司為了在世界競爭中佔據席位,到了該利用創新的時候了,(中國)有些公司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電信業,以及其他的電子領域,我不就不具體説,這些公司的工程了。因為我需要中立一些,但是有些公司特別是一些私營企業,已經是行業中的創新領先者了,特別是在電信行業裏,我想其他中國公司,需要迎頭趕上更加關注,研究開發和新技術的發展。
  主持人:其實無論是在我們的政策中,還是在我們的各方面的呼籲當中,我們聽到創新這樣一個詞絕對是一個老詞不是一個新詞,為什麼直到現在大家對我們的創新環境還有或多或少一些不滿足,兩位能不能談談切身的體會,比如雷軍你在的行業是非常新的,而且全世界幾乎是一個非常充分市場競爭的這麼一個環境,你覺得如果在國內這個土壤中創造一家公司,需要一些創新的支持的話和在其他的地方,到底有什麼樣的一些差別?
  雷軍:在我們這個行業,我覺得創新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麼創新的事情其實説簡單一點,就是幹別人沒有幹過的事情,幹別人沒有幹過的事情呢,它最大的困難就是風險大,容易失敗,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中國人這個氛圍和環境都強調成王敗寇,所以,這個失敗者,大家都在獎勵成功者,沒有寬容失敗者,所以缺少這種寬容的氛圍,是我們中國這個創新比較少的核心原因。
  其次是,你創新完以後,獲得一點點成績就會有很多人羨慕,嫉妒,恨,有很多人抹黑潑糞,然後折騰你,所以這也是創新者變得異常艱難,很難把他們創新的東西真正變成一個産業,真正做大,所以,這兩個困難是今天中國創業環境比較缺乏的核心原因。而且創新的人,往往他有各種奇思妙想,他會被我們現有的社會不融入,因為他的想法很新,我們的教育系統能不能容忍這樣的人存在,這也是一大問題,比如我們小時候的教育都整齊劃一,這樣的教育環境可能抹煞了每個人的個性,所以這也是我理解我們中國創新比較少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説得非常好,很多人説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顛覆,意味着破壞,意味着毀滅一個舊東西,才能建立一個新東西,劉總你經營企業的時間要比雷軍長很多,那是不是也已經習慣這樣的一種氣氛?
  劉永好:其實農業創新,特別是這幾年農業創新叫轉型,或者叫轉型,步伐大大的加快了,那麼就是説從原來這種小規模的向大規模,從那種單幹向這種組織起來,從面向周邊的就近市場,向面向全國市場,甚至國際市場的轉變,在這個轉變中需要很多的變革,需要很多的方方面面的支持,比方説農業創新需要規模化,那麼關於土地的流轉,關於信貸的支持它要錢,信貸的支持,關於叫做一些稅收政策的幫助,關於這些不同區域的這種價格的定位和一些方方面面的支持,這些都受到一定的障礙,儘管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了不少的努力,而且國家也正在和即將還要&&一些政策推動它。
  所以説,這個創新它是跟當時當地具體一些情況相分不開的,在10年,20年以前我們説農業大規模生産要創新不現實,因為那個時候生産力不支持,而現在不一樣,現在大量農村人口城市化以後,使得你必須通過規模化,通過産業鏈化來發展,而這個時候國家的政策也給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企業家就要更多開動腦筋想想用什麼辦法去創新,比方説我們的企業原來誰都知道我們是養雞、養豬的,養豬大王,養鵪鶉大王,後邊是飼料大王,我覺得具體生産某個産品而已,我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我覺得更有意思的,我們現在轉型,要做服務,就是説我們從肉蛋奶的提供商變成肉蛋奶産業的服務商這叫轉型。
  主持人:這有什麼區別?中間要跨越什麼?
  劉永好:原來只是生産飼料,或者只是養雞,而現在不是這樣,我們設計一套機制,設計一種辦法,設計一個措施,讓更多的農民聯合起來,讓他們成立合作社,組織者,同時,讓他們提供技術服務,叫技術服務商,要向他們提供很多的産品服務,市場服務,那麼這些服務非常重要,當然你這些  服務都做好了,農業的轉型你這個體系就大發展,就能夠帶動農民增加收入,同時就能夠一定程度保證食品安全,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也得到較快的發展,這叫轉型,這叫創新。
  主持人:其實剛才雷軍説的話,我相信很多的年輕人在電視機前的很多年輕人是非常有感觸的,説我們有了一個想法,或者我們失敗了,為什麼周圍環境對我們都是打壓,或者説沒有一些個包容的這種情緒,那你急需要呼籲,或者希望周圍社會有什麼樣的氛圍,最後給一些建議?
  雷軍:我想改變這點其實挺簡單的,就是美國,每一個科技創新公司的背後除了有VC,還有天使投資人,其實要鼓勵全社會來參與天使投資,天使投資實際上就是,每個給想創業的人,想創新的人投一點點錢,然後積少成多支持這個創新。
  主持人:劉總我也知道你也再做一些投資,包括一些金融領域,那如果雷軍曾經是一個失敗者,那今天他有了好的想法,或者你看到他身上某些優秀的品質,你會拿錢做一個好的天使投資人給他嗎?
  劉永好:我們成立一個叫農産業投資基金,這幾年來我們在農産業方面投資也不少,我們也幫助支持一些年輕人,一些新的創業者,因為我們感覺他方向是對的,當我們判斷他的方向對的,而且這幾個人特別努力,特別勤奮,而且能夠去很謙虛的,很努力去做的時候,我們給他一定的支持,雖然支持不一定很多,但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聚集實體經濟 2013:房價會漲嗎? 2012-12-14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聚焦實體經濟:金融,如何與實業共贏? 2012-12-13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聚焦實體經濟:電商火了,能否燒旺實業? 2012-12-12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為何物價又漲? 2012-12-11
央視財經評論文字稿-聚焦實體經濟:實業創新,如何改變生活? 2012-12-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