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關注]酒業協會應承擔起社會責任
2012-12-14   作者:記者 史麗/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報道,在“酒鬼酒塑化劑”風波伊始,兩家行業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先後發聲,力挺白酒行業。隨着事態擴大和發展,又先後失聲。中國酒業協會的聲明顯示,協會早在去年就已獲知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卻未將相關情況公之於眾。而據調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的會長和常務副會長分別是酒鬼酒董事長和執行董事。
  而繼酒鬼酒之後,貴州茅&也捲入了塑化劑風波。據報道,在茅&12日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琦&&,茅&酒産品全部符合國家食品規定,“酒協此前關於國內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的報告存在文字錯誤。
  對此,網民認為,行業協會的不當行為,使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升級為白酒業的行業危機。國內的行業協會普遍上是企業的“娘家”,企業只要繳納了協會會費,在産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協會就會“挺身而出”。網民建議,行業協會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不僅維護好行業利益,還要兼顧公共利益。

  行業協會應擔負起責任

  網民“王瑩”認為,一個行業協會,會長和副會長竟為同一家企業的負責人,也就難免讓人覺得,身為“局內人”的行業協會,對各種傳言的“澄清”顯得不那麼理直氣壯。甚至有人認為,正是行業協會的不作為與亂作為,讓這場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升級為白酒業的行業危機。
  網民“葉傳龍”認為,由於我國白酒消費者眾多,酒品安全關涉到千家萬戶。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行業協會,對品牌白酒出現塑化劑,應當在認真調查基礎上,客觀公正地發布消息,講清危害,對消費者負責。從去年6月即已獲知白酒中含有塑化劑,直到今天還欲説還羞,酒業協會到底把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置於何地?
  網民“簡愛華”認為,塑化劑事件對白酒行業的影響本可以降到最低,但是行業協會和企業的不主動作為,導致白酒行業銷量大幅減少、股價大幅下跌。

  隱瞞真相升級危機

  早在2011年6月,台灣塑化劑事件發生後,該協會就要求“全面查清塑化劑産生來源”,並已獲知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引起網民不滿的是,中國酒業協會既然去年就已知道白酒中含有塑化劑,卻對公眾保持了17個月的沉默。

  應完善監管機制

  網民“舒聖祥”認為,作為既得利益的行業協會,自然會為酒企説話並將責任推得乾乾淨淨,它的立場決定了它不可能真正維護消費者的利益。該由國家質監部門出面進行權威檢測和獨立評判。
  網民“蔡如堂”認為,毋庸諱言,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場經濟中,必有千方百計尋找規則漏洞走捷徑的衝動,必有莫名其妙卻立竿見影的效益催化劑,它們可能是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以及還未知名的地下實驗室産物。事實上,早在2008年國家衞生部就&&《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衞生標準》,對食品包裝中的塑化劑DEHP和DBP的含量作了規定。而直到現在,在白酒這樣的飲品上卻還是檢測空白。對於這些,監管不能每一次都遲到,每一次都被其牽着鼻子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酒鬼酒塑化劑傷身 白酒業優勝劣汰將加劇 2012-11-26
A股反彈再度遇阻 "塑化劑風波"重創酒業板塊 2012-11-22
"白酒塑化劑"不能讓酒業協會"自説自話" 2012-11-21
白酒業豈能無視“吶喊的需求” 2012-11-20
劉全平:高舉芝麻香大旗 景芝酒業備戰全國化 2012-11-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