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明會變挺茅會 一天兩斤含塑茅&不傷身遭質疑
2012-12-13   作者:曹晟源 楊維波 盧文錦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説明會變“挺茅會”一天兩斤“含塑”茅&不傷身?

  白酒專業委員會馬勇認為,即使按照茅&含DEHP3.3mg/kg計算,每人每天喝2斤也符合歐盟人體耐受量

  12月9日,網友“水晶皇”稱,其送檢香港檢驗機構的茅&酒中塑化劑DEHP超標,貴州茅&由此陷入塑化劑事件的漩渦當中。
  昨日(12月12日),貴州茅&在貴陽舉行了大規模的媒體説明會,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此次説明會變成了“挺茅會”,會上不少言論被認為是“醉話”。此外,茅&訂貨會在即,卻有經銷商向記者&&訂單將減少40%;在資本市場上,茅&還遭到大量做空者的覬覦——多重不利因素下,茅台下一步將如何自救?

  茅&“中槍”塑化劑

  昨日(12月12日),深陷塑化劑事件漩渦的貴州茅&(600519,SH)在貴陽舉行了大規模的媒體説明會,在説明會上,茅&&面再次澄清塑化劑事件。然而,這一説明會變成了“挺茅會”,會上一些看似“醉話”的觀點,再度引發熱議。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勇指出,按照歐盟的標準,即使以“水晶皇”所説,茅&含塑化劑DEHP達3.3mg/kg計算,每天喝2斤茅&仍符合耐受量的限量。北大教授李可基甚至聲稱,“塑化劑相對來説還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物質”,“三聚氰胺基本是無毒物質”。
  《每日經濟新聞》從各項檢測報告中發現,茅&酒確實含有微量DEHP,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王琦&&,這主要“是塑料管道和塑料容器裏遷移過來的”,不過茅&&面昨天強調,公司去年就已經替換了所有塑料管道。而記者發現,上述檢測報告中送檢樣本的生産日期均為今年下半年以後。

  塑化劑“陰魂難散”

  《每日經濟新聞》從多份檢測報告中發現,茅&酒中含有塑化劑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貴州茅&在近日的公告中披露的相關檢測報告,3家檢測機構出具的4份報告均顯示所檢驗的茅&酒含有DEHP,只是遠低於1.5mg/kg的技術要求。
  近日,貴州質監部門也抽取了12批次茅&酒樣品進行檢測,結果也顯示,樣品檢出DEHP最高值為1.30mg/kg,檢出最低值為0.60mg/kg,平均值為0.90mg/kg。
  馬勇&&,“部分白酒中檢測出微量的塑化劑成分,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實。但是這件事情不能證明白酒企業生産了不安全的食品。”
  在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王琦看來,這些塑化劑基本來源於塑料管道和塑料容器裏的遷移,“我們經過檢測和企業的自查,發現了塑化劑是從塑料管道和塑料容器裏遷移過來的。跟我們高檔酒、低檔酒的多少毫無關係,這是在處理過程中的失誤,所以給企業、行業和媒體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這一説法與茅&&面透露的信息有相左之處。昨日的媒體見面會一開場,茅&總工程師王莉就強調,2011年台灣塑化劑事件發生以後,公司篩選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銹鋼固定管道和不銹鋼軟管,已經替換了所有的塑料管道。
  記者從檢測報告中發現,送檢3家機構的4份茅&酒樣品的生産日期均為今年下半年以後,即公司主動整改之後,所生産的茅&酒仍然含有DEHP。
  對此,茅&&面和相關業內人士並未作出詳細解釋。
  對於塑化劑對人體的危害,馬勇&&,就算是按照“水晶皇”所説的茅&DEHP檢出值為3.3mg/kg計算,每人每天喝2斤茅&酒也是符合歐盟人體耐受量限值的。
  塑化劑風波自酒鬼酒始,到目前波及到茅&,其背後行業標準的缺失也是這次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針對目前行業的窘境,茅&董事長袁仁國透露:“我們茅&曾經代表中國白酒行業,向有關部委遞交了一份請求國家有關部委對白酒塑化劑制定標準的建議,這個已經通過相關部門遞上去了。”

  北大教授拋“三聚氰胺無毒論”

  在昨日的説明會上,北大教授李可基拋出的“三聚氰胺無毒論”一經網絡傳播,引發強烈爭議。
  李可基是在分析塑化劑危害時談到上述話題的:“塑化劑相對來説它還是一個比較安全的物質”,“三聚氰胺基本是無毒物質”,“三聚氰氨在體內實際不會發生任何反應,一兩天大概都會排出去,我們喝奶喝了那麼多,即使我們現在繼續喝下去也不會造成我們(成人)的損害”。
  此前,李可基在來伊份等添加劑事件中亦發表不少引發爭議的觀點。上述觀點被網友再次視為 “另類”。也有網友支持他的觀點稱,拋開劑量談毒性也是不科學的。
  《首都醫藥》2011年8月(上)期人物專欄一篇名為 《一位特立獨行的讀書人——記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可基》的文章介紹,李可基是人類營養、運動和保健食品領域的知名專家,主要從事體力活動、營養和公眾健康的研究,曾任或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慢病預防與控制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議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審議專家等。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衞生部網站查詢相關公開資料獲悉,在“第一屆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的名單中,李可基並不屬於“食品添加劑專業工作組”組別,而是屬於“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專業工作組”。

  /資本市場/

  茅&&股東火線增持 遭遇50萬股融券余量

  昨日(12月12日),受大股東貴州茅&酒廠集團擬20億元增持催化,貴州茅&(600519,SH)股價漲了4.72%,收盤價為211.86元/股。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已有大量做空者賭貴州茅&&價下跌。截至12月11日,貴州茅&的融券余量達50萬股,是近一個月的最大量。
  記者梳理發現,上一次大股東大規模增持出現在2010年,該次增持後,貴州茅&&價由約131元的低點飆升至200元上方。此次增持能否再次推動股價上漲尚存懸念。

  大股東擬最多20億元增持

  貴州茅&&面&&,公司控股股東貴州茅&酒廠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了公司45.25萬股,佔總股本的0.0436%。增持後,集團持有貴州茅&64161.59萬股,佔總股本的61.8%。集團擬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的未來6個月內,從二級市場上繼續擇機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總股份的1%,並承諾在增持期間不減持其持有的貴州茅&&份。
  按照200元/股計算,完成貴州茅&1%股份的增持,需要大約20億元的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大股東大手筆增持貴州茅&還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貴州茅&的股價一路走低至131元/股左右。2010年5月7日,貴州茅&酒廠集團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貴州茅&4.16萬股,佔當時公司總股本的0.0044%。貴州茅&公告稱,大股東自增持起一年內,擬擇機增持不超過公司1%的股份。
  在這之後,貴州茅&&價一路震蕩攀升,並一度突破200元/股的價格,創造了266元/股的歷史高點。
  目前又是貴州茅&的一個關鍵時期,但這次大股東大手筆的增持會不會複製2010年的走勢,尚不得而知。

  融券余量持續增加

  貴州茅&陷入塑化劑風波後,此前有分析人士質疑,有人借機做空茅&。《每日經濟新聞》通過近期的融資融券數據發現,貴州茅&的融券餘額持續攀升,截至11日的融券余量達50萬股,這已達近一個月的最大量,做空者繼續賭茅台下跌。
  事實上早在12月4日、5日、6日,貴州茅&均收出長下影線。融券余量從4日的39萬股增加至5日的44.58萬股,6日更是增加至48.5萬股。分析人士認為,“異常增加的融券客,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賭網友(“水晶皇”)的檢測結果是‘超標的’。”

  /銷售狀況/

  茅&訂貨會在即

  有經銷商稱要減少四成訂單

  “茅&品牌不會因為這一事件就受到重創。”在昨日上午的説明會上,袁仁國強調:“白酒的塑化劑事件到目前為止,並未對茅&的生産經營造成任何影響,截至10月底,茅&實現銷售300億。”
  而面臨着馬上要召開的茅&經銷商大會,貴州茅&發布公告、集團公司大規模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召開媒體説明會,種種跡象也是在為茅&的經銷商打氣。事實上,目前的茅&部分經銷商確實受到了來自塑化劑事件的影響。
  “這次塑化劑的事件雖然對於飛天茅&的銷售並沒有受太大的影響,但是茅&系列酒的銷售同比有着很大的下滑。”一家經營包括飛天茅&在內的茅&系列酒品的經銷商向記者透露,“在過幾天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我這邊茅&系列酒的訂單應該相比去年減少40%。”
  記者同時也採訪了另外一家常年經營茅&的經銷商,她&&,目前茅&的銷售還是比較正常的,因為基本上都是做老顧客,所以幾乎沒有受到來自塑化劑事件的影響,明年的訂單量也不會受到影響。
  茅&公司的銷售沒有受到影響,經銷商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塑化劑的影響集中體現在終端市場上。
  鐵犁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的採訪時&&:“其實這次受到一些影響應該就是銷售的終端。”
  實際上,目前茅&的終端銷售情況確實在近段時間出現了價格上的不斷波動,呈現下浮的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一家酒類連鎖超市時了解到,一週前還維持在1688元/瓶的53度飛天茅&,在這幾天價格連續下探。日前以1498元的價格就能買下。更有飛天茅&的批發商已經將批發價格降至每瓶1300元左右。
  雖然店員將下降的原因歸結為消費市場的波動,但顯然上周日晚間網友“水晶皇”爆出的所謂的檢測茅&産品塑化劑超標的帖子,對目前的零售市場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相關鏈結

    茅&稱其塑化劑指標合規 但未公布具體含量

    "塑化劑"風波再起茅&停牌 白酒股免疫翻身大漲

    質檢總局或將親驗茅& 商家不踏實消費者不敢買

    茅&陷入塑化劑醜聞 網民呼籲權威部門介入

    酒鬼酒塑化劑風波專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茅&公司回應塑化劑事件 評:打鐵還須自身硬 2012-12-12
茅&陷入塑化劑醜聞 網民呼籲權威部門介入 2012-12-12
質檢總局或將親驗茅& 商家不踏實消費者不敢買 2012-12-11
237隻重倉基金損失近60億 貴州茅&急召電話會議維穩 2012-12-11
"塑化劑"風波再起茅&停牌 白酒股免疫翻身大漲 2012-12-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