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住的樓房旁邊竟然有一個處於正常生産狀態的瀝青廠?對很多人來説,這也許是一出鬧劇,或者是一出荒誕劇,但這絕對不是一出喜劇。
在香港上市的杭州老牌房企眾安房産,位於杭州蕭山區的一個樓盤最近交付。而業主們在收房時卻發現,緊挨着樓盤的是一個大規模的瀝青廠。
在污染嚴重的瀝青廠旁邊開工建造居民住宅項目,開發商是如何通過環保局的環評?對此,當地環保局回應稱,當初項目立項做環評時,開發商向環保局提交了一份蓋着瀝青廠公章的承諾書,承諾樓盤交付時瀝青廠將搬遷,因此環評通過了。而瀝青廠隨後澄清稱,自己從未承諾過要搬遷,公文是開發商偽造的,目的是欺騙環保局通過環評。但眾安房産則否認自己造假。
最終,瀝青廠選擇了向警方報案,指控眾安房産偽造公文。記者12月3日從警方處獲悉,對於瀝青廠公文的真偽,警方已在進行技術鑒定。一時間,這起由買房者因購房引出的環保投訴,變成了一出由環保局、瀝青廠、開發商三方上演的“羅生門”。
與新房為鄰的瀝青廠
眾安房産成立於1997年,2007年11月1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是繼綠城之後浙江第二家香港主板上市的房企。目前除杭州外,業務已經拓展到了合肥、淮北、蘇州等地區。
眾安房産開發的這個樓盤名為眾安?景海灣。根據眾安房産有限公司官網的介紹,該樓盤是杭州“錢江世紀城首發江景大盤,項目佔地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規劃有262幢西班牙風格親水城市稀缺排屋及9幢高層。”
官網還介紹,景海灣東南面是佔地3000畝的中國水博園濕地,和杭州奧體中心、國際博覽中心等世界級配套咫尺相鄰。而且在交通方面,景海灣邊上有錢塘江過江大橋、慶春過江隧道等多維立體交通。”
業主沈先生告訴記者,當初正是看中了開發商的宣傳才下的單。到今年9月份交房的時候,沈先生拿了新房的鑰匙,到現場一看,傻眼了。“樓盤旁邊竟然緊挨着一座瀝青廠,還是在正常生産的,這讓我們接受不了。”
沈先生告訴記者,樓盤交付後,緊鄰的瀝青加工廠仍在開工,沒有絲毫搬遷的跡象。於是,一部分業主聯名向杭州市蕭山區環保局投訴,稱“眾所周知,瀝青加工時産生煙和粉塵可經呼吸道和污染皮膚而引起中毒,發生皮炎、視力模糊、眼結膜炎、胸悶、頭痛等症狀。在受瀝青污染的空氣中生活,易致免疫力下降。”
業主們了解後發現,該瀝青加工廠在眾安?景海灣開工前就已經存在,於是對環保局提出質問:景海灣開工前的環評是怎麼通過的?這麼大一個污染源,難道可以視而不見?
真假搬遷承諾書
對於業主們的投訴,蕭山環保局很快就給出了回復。
記者在杭州市環保局的網站“網上信訪”裏面找到,業主們今年10月8日向環保部門投訴,杭州市蕭山區環保局開發區環保所於10月9日作出答覆。環保部門回復稱,眾安?景海灣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為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該項目於2010年10月29日經我局批准(蕭環建[2010]3126號)。”
瀝青攪拌站隸屬於浙江瑞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資料顯示,浙江瑞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前身為蕭山市路達瀝青拌和有限公司,年生産瀝青拌和混凝土5600噸,成立於2001年3月,該項目環評編制單位為蕭山市科技諮詢服務公司環境科學諮詢部,該項目2001年3月8日經蕭山環保局批准。也就是説,瀝青廠的存在早於景海灣這個樓盤。
環保局在回復中註明,瀝青廠“與景海灣項目圍墻最近距離為40m”,離得最近的是1號住宅樓,相距85米,且1號住宅樓已經“全部銷售”。
環保局稱,2009年景海灣項目做環評的時候,杭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現場踏勘時就
“對建設單位杭州多瑙河置業有限公司(隸屬眾安房産)提出地塊西北側有瀝青攪拌站,因此在此地塊上建設住宅項目是不符合相關環保要求的。”
記者注意到,環保局對為何最終出具環評報告有一段相當詳細的描述,稱“建設單位相關經辦人提出已與瀝青攪拌站産權單位浙江瑞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溝通協商並達成一致,該攪拌站將於2011年底前施行搬遷(景海灣項目計劃於2012年10月左右交付),並提供了由浙江瑞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蓋章落款的搬遷承諾書。”
杭州市蕭山區環保局副局長朱海斌告訴記者,當時環評的時候就提出,瀝青廠離住宅項目太近,必須搬掉,否則沒辦法審批。後來開發商就拿來一張蓋着瀝青廠公章的承諾書。“我們審批的同志覺得,既然瀝青廠要搬掉,房地産項目開發又需要一段時間,對房地産項目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就給批了。”
三方觀點互不相讓
業主們向記者提供了搬遷承諾書的原件照片。在這份“搬遷承諾”中寫到,因為“瀝青加工基地係我司多個加工基地中規模較小的一個,考慮到公司發展及蕭山地區市政道路工程量的減少,也為配合政府的規劃建設及對周邊新建小區的影響,根據公司計劃,該基地將於2011年12月底前實施停産並搬遷。”落款為“浙江瑞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並蓋有公章,日期為2010年8月20日。
作為瀝青攪拌站的産權單位,已經更名的浙江瑞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得知自己當初出具過一份搬遷承諾書後,於今年9月28日出具了一份情況説明,“我公司公章使用必須有相關使用申請手續,經上級領導及企業法人同意方可加蓋。”瑞通稱,公司對所謂的搬遷承諾公函內容“並不知情”。
瑞通公司總裁助理王柔升告訴記者,眾安房産從來沒有跟瑞通商討過搬遷事宜,而且作為一家“日産量10萬噸”的瑞通下屬的瀝青廠,跟眾安房産“沒有一點利益關係。”王柔升説,瀝青廠搬遷根本沒有時間表,眾安房産提供的承諾書是“偽造公文”。
至此,環保局、瀝青廠、開發商三方都認為己方有理,互不相讓:環保局稱,如果不是開發商提供了瀝青廠限期搬遷的承諾,眾安?景海灣的環評絕對批不出來;瀝青廠方面堅定地稱,自己從未做過搬遷承諾;眾安房産方面,則否認造假承諾書。
於是,瑞通方面選擇了報案。王柔升告訴記者,瑞通報案不僅是鑒定公章的真假,而且還要鑒定到底是先蓋的章還是先簽的字。“任何一份公文,都是先簽字,最後蓋章。如果鑒定結果出來,這事就一目了然了。”
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分局寧圍鎮派出所民警裴彭豐告訴記者,目前對於承諾書的真偽,杭州市局正在做技術鑒定。
眾安:按司法步驟來做
記者注意到,蕭山環保局當初在答覆業主的投訴時提到,“環評報告書結論部分內容也提出明確要求,在瀝青攪拌站實施搬遷前,景海灣項目住宅不得交付。”那麼,眾安?景海灣現在交付,又是否違反了環保局的要求?目前景海灣項目面臨的問題,眾安房産是否會向股民公告澄清?
眾安房産總裁秘書孫志華告訴記者,交房是以證件是否齊全來界定的,這也是整個行業的規矩,而景海灣項目證件齊全。眾安房産是否要披露有關此事的消息,孫志華稱,眾安方面會看事態的發展,作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眾安房産消息披露也要遵循聯交所的規定,並且要諮詢律師團。
對於瀝青廠搬遷承諾書到底是不是眾安房産造假所為?孫志華回應稱,既然瑞通方面已經報案,就按照司法步驟來做。
而朱海斌向記者分析了此事的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承諾書確實是假的,開發商為了騙取環保局對景海灣項目的審批;第二種情況是公章可能是真的,但是開發商得到承諾書的渠道不是合法的;第三種情況就是當時兩家可能是談好的,現在瀝青廠變卦了,要增加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