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華夏銀行員工私自向客戶售賣理財産品,導致客戶血本無歸的事件,至今還在發酵。在理財産品魚龍混雜的現狀之下,消費者該如何擦亮雙眼,辨別理財産品的真偽,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的確,目前投資産品種類很多,購買的渠道也很多,對於投資者來説,如何識別銀行代銷的投資産品和非代銷産品十分有必要。下面,我們就給大家支上幾招,看看該如何分辨銀行的各類理財産品。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下:銀行理財産品的分類。目前,國內銀行的理財産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銀行自己的産品,二是銀行代銷的産品。銀行自己推出的理財産品,比如貴金屬産品、信託産品等,這類産品完全是由銀行自己研發的,出了問題,銀行要負主要責任。 所謂銀行代銷産品,比如某些保險産品、貴金屬産品、基金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等。銀行代銷的理財産品,與銀行自己的理財産品,會有一些重合的地方,要區分二者,需要看具體的産品説明。 除了這兩種主流理財産品外,還有一種理財産品,既不是銀行自己開發的,也不是由銀行代銷的。對於這第三類理財産品,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購買時必須警惕。因為,這些理財産品之所以沒有選擇由銀行代銷,一方面是省手續費,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産品先天不良。所以,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産品風險最低。其次是代銷産品,也是經過銀行審核過的。風險最大的,就是銀行不敢代銷的第三類産品。 在華夏銀行員工私自向消費者售賣非銀行代銷理財産品的案件中,很多上當的人,就是誤以為自己購買的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産品,才放心地把錢交給了銀行員工。那麼,該如何辨別一款理財産品,究竟是銀行代銷産品,還是某些銀行員工利用代銷之名,推銷的高風險産品呢?我們也教大家幾招辨別的方法。 方法一:看合同上是否有銀行公章。如果是真的由銀行代銷的理財産品,在客戶所簽署的産品協議書裏,肯定會提及銀行名字,産品投資方和銀行,也都在上面簽名蓋章。如果在購買理財産品時,銀行銷售人員沒有讓您簽署相關産品協議,或者協議上沒有銀行和産品投資方的印章。那麼,您所購買的這款理財産品,肯定是有問題的。 鑒別真價銀行代銷理財産品的方法二:宣傳資料上,必須有相關銀行名字。一般來説,由銀行代銷的正規理財産品的宣傳資料上,一定會顯示代銷機構有哪些,比如説這個産品在某個銀行代銷,會有具體代銷銀行的名字。 客戶在查閱的時候需要多留個心眼,仔細檢查一下。不過,專家提醒,銀行對自己代銷的産品,並沒有監管職責,如果産品説明書上刻意註明;産品是由某某銀行監管,也是值得投資者懷疑的。消費者必須進一步了解清楚後,再決定是否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