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得信息和同花順,國內金融數據服務行業兩家公司數日來的“隔空喊話”終於可以由虛轉實,即將對簿公堂。
昨日中午,同花順發布停牌進展公告,確認法院已對萬得的起訴立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上海法院網了解到,上海一中院定於2013年1月31日開庭審理此案。
但雙方的“口水戰”仍未停歇。繼萬得方面立下對賭宣言後,同花順也於次日發出聲明,反指萬得在利用所謂“訴訟”進行不正當競爭。
是否抄襲尚無解,雙方再就行業的壟斷、競爭和價格等問題形成“拉鋸”戰。
另外,同花順在遭遇萬得訴訟的同時,可能會惹上其他麻煩。近日,有多位券商研究所人士向記者&&,同花順iFinD金融數據終端向客戶提供的研究報告多數未經許可授權,存在較大的被訴風險。
同花順確認萬得起訴立案 雙方“拉鋸”行業壟斷和價格戰
因訴訟事項受理“懸而未決”停牌數日的同花順於昨日中午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4日獲悉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已對萬得起訴同花順的訴訟事項予以立案。
同花順同時&&,目前公司正在和一中院&&協調以簽收案件材料,將在收到相關訴訟材料後進一步核實案件基本情況、訴訟請求等事項後及時披露相關信息並復牌。
來自上海法院網的信息顯示,上海一中院將於2013年1月31日9時在第三十五法庭公開審理萬得信息訴同花順“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這則信息尚未出現在同花順的公告當中。
在&&會積極應訴的同時,同花順認為這是萬得在借訴訟搶奪客戶,進行不正當的競爭。“年底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續費高峰,是爭奪市場的關鍵時刻,個別競爭對手利用這一所謂"訴訟",通過媒體放狠話,恐嚇我們的客戶,達到搶奪市場的目的。”在給本報的聲明中,同花順&&。
“要改變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過程必然會是血腥的。”同花順銷售部門的一位管理人員對記者稱。
而萬得卻並不認為自己處於壟斷地位。“萬得從未壟斷過金融機構市場。”萬得新聞發言人王洋向記者&&,根據市場諮詢公司Burton-Taylor發布的《2012年中國金融數據分析市場報告》,彭博、湯森路透和萬得在中國金融信息行業的銷售額大體相當,各佔三分之一。同時在國內,仍然存在很多針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服務商和産品。
在發給本報的聲明中,同花順還&&,競爭是市場健康發展的潤滑劑。“價格戰”亦是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誌。
“競爭的前提是産品必須合法。”王洋&&,在不付出相應創新成本的情況下,同花順用肆意抄襲得來的“山寨”産品去侵佔市場,這根本不是競爭,而是嚴重的侵權行為,不僅將對創新者造成巨大不公,也危害行業的創新環境和長遠發展。
面對同花順在價格方面的質疑,萬得稱其産品的價格一直是在成本的基礎上由市場供需決定的,並維持在合理水平。
“金融行業對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全面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為了滿足用戶需求,將一款金融信息産品的品質從98%提高到100%,幾乎相當於將品質從1%提高到98%所需付出的成本和代價,甚至更高。”王洋&&,其巨大投入成本還包括信息産品內容的正規授權,硬體資源投入呈幾何級數的增長,研發費用累計超過10億元,以及研發和服務人員數量及成本的上升。
同花順或面臨新“麻煩” 多家券商稱其未經授權發研報
在遭遇萬得訴訟的同時,同花順可能會惹上其他麻煩。在關注到兩家金融服務商的拉鋸戰之後,多位券商研究所人士近日向記者&&,同花順iFinD金融數據終端向客戶提供的研究報告多數未經許可授權,存在較大的被訴風險。
“我們與同花順沒有合作,如果有研究報告登載在它們的數據終端,那一定是非法的。我們會保留法律追訴的權利。”華南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副所長向記者&&。記者&&了幾家大中型券商,都呈現出基本一致的回答。
一家上市券商研究所人士&&,最近幾年“研報門”迭出,全因券商內部研報流向了大眾傳播途徑,導致很多大量中小投資者因輕信券商研報投資遭受鉅額損失,證監會今年&&的研究報告發布規範已進行收緊,要求研報使用必須和券商簽署授權協議。同花順此舉,可能有違反證券行業規定,破壞金融市場穩定,枉顧投資者利益之嫌。
中國證券業協會今年6月頒佈的《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明確指出,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諮詢機構應當採取措施,防止公眾媒體或者其他機構未經授權私自刊載或者轉發公司的證券研究報告。
也有券商&&,在業內盜用研報的公司並不止同花順一家。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暫時沒有過多精力去提起訴訟,希望證券業協會能夠出面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