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潘口水仗升級 復星拋萬言書爆料
2012-12-05   作者:楊羚強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素來擅長利用輿論為自己的項目營銷造勢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可能沒有料到,自己會因為上海外灘8-1地塊遭遇“口水戰”,對像是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
  2010年外灘8-1地塊以92億元成交,刷新了當時的上海總價地王紀錄,上海證大、復星國際、綠城中國股權佔比為50%、40%、10%。2011年12月,SOHO中國以40億元從上海證大和綠城中國手中接過50%股權,與復星集團的股權佔比持平。隨後,復星集團提出自己享有“優先購買權”,SOHO上述收購無效,並將SOHO中國、綠城、上海證大等公司告上法庭。
  多位專業律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雙方所動用的輿論攻勢對案件的最終判決毫無意義,所能起到的作用頂多是為項目未來的營銷造勢。
  在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地産運營所所長蔡為民看來,雙方暴露在公眾眼前的相互指責,有可能令雙方的關係更加破裂,進而動搖合作的根本。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一項目是否能順利按原計劃完成成了未知數,更談不上給項目營銷造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口水仗”的雙方都不是贏家。

  長微博對萬言書

  11月29日,復星訴SOHO中國外灘8-1地塊侵犯優先購買權案開庭。在開庭前的11月20日,潘石屹就用自己的長微博率先開闢法院外的第二戰場,並拋出了一個“5億元説”,説復星方面因為5億元才要和他打官司。
  在這之後的9天,復星方面一直保持沉默,潘石屹一方的説法則被刊登在各大媒體的重要位置。開庭後,SOHO中國代理律師更是在法庭上頻繁引用潘石屹的原話,稱復星“心理扭曲”、“冷血”。
  一開始,潘石屹成為這場輿論的主導者,成功地先發制人,但他並沒有料到,復星此後的反擊會如此犀利。一位復星員工回憶説,當時復星每一個人都憋着一口氣,想就潘石屹的長微博作出回應,讓公眾知道真相。但在諮詢了法律界人士後,選擇了放棄,因為他們被告知,在開庭前向媒體透露過多的內情,有可能會成為案情審理時的一個瑕疵。
  在法院開庭之後的第二天,據説一年只做一次訪問的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接受了媒體的專訪。
  12月2日,復星集團再次向多家媒體記者提供了長達一萬多字的書面材料,詳細介紹了復星從開始介入8-1地塊,到潘石屹“侵犯復星優先購買權內幕”的前因後果。
  上述材料,不僅指稱潘石屹通過一系列的手段繞開復星優先購買權,還向公眾透露證大給復星的購買價格條件和給SOHO中國的不同,且證大代表汪先剛在SOHO中國收購外灘地塊完成後,很快前往SOHO中國任副總裁,並有坊間傳言,上述人士薪水大幅上漲等內容。
  材料還披露,潘石屹曾向郭廣昌提及,外灘8-1地塊做10萬平方米的社區商業有點浪費,搞點社區商業就行了。這一做法是對外灘有特殊情感的上海人所無法接受的。
  這些材料對潘石屹的公眾形象有所影響,在微博上,甚至有網友以“商業賄賂”評論潘石屹聘請汪先剛的事。素來重視輿論的潘石屹在復星的萬字材料發布後,迅速以長微博回應,主要圍繞復星所提到的“母協議不存在”、“復星收購資金有問題”等方面。對於外灘8-1地塊,以及汪先剛何以去了SOHO中國等問題,他並沒有回應。
  關於優先權的保護問題,潘石屹在微博中比喻説北京到上海可以坐飛機,也可以坐火車,他選擇坐火車。這一表態,更像是間接默認了復星在萬言書中的指責,即故意繞開復星的優先購買權而設計了收購項目公司母公司的方案。這引發了外界更多的猜測。

  “或致兩敗俱傷”

  在從事幾十年房地産法律訴訟的專業律師杜躍平看來,即使潘石屹最終贏得了這一場輿論戰的勝利,對於8-1地塊的法律訴訟也是於事無補。因為,法院最終判決,依據的是證據,而不是外界的輿論。
  上海市新閔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福元律師也持相同的觀點,認為輿論戰對這起訴訟案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這場輿論戰的最終目的,也許是為了項目的營銷。
  蔡為民説,在這場口水戰中雙方徹底撕破臉面,未來雙方還能否合作,成了未知數。復星回應潘石屹的心態可以理解,他們擔心輿論天平全部倒向SOHO中國,最終影響到案件的結果。潘石屹方面選擇輿論戰,更多是因為他一直以來擅長於此,希望通過輿論戰來左右法官判案的結果。“口水戰”的結果,卻是讓雙方的形象都受到了損害。這樣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也許是雙方始料不及的。
  杜躍平説,上述輿論戰真正受益的將是業內其他公司。他説,通過雙方各自披露的內幕,地産業內會有很多的思考,比如應該如何阻止競爭對手繞開股東優先購買權;會考慮設計禁職條款,避免掌握核心信息的員工被對手的高薪吸引,做出不利於己方的行為;此外,同樣也會考慮如何利用輿論。
  蔡為民也&&,8-1的案例告訴業界,企業並購前做盡責調查有多重要,比如潘石屹甚至不知道有證大和復星約定的母協議的存在。
  復星內部的一位人士説,這一事件最大的意義,也許在於將來管理商學院的教材中又多了一個案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SOHO中國與復星之爭升至價值觀層面 2012-12-03
復星國際接洽中東主權財富基金 2012-06-25
復星就外灘地王起訴SOHO 潘石屹稱將全面應戰 2012-06-01
復星國際就上海土地交易提起民事訴訟 2012-05-31
復星醫藥將提交規模至多8億美元香港IPO申請 2012-04-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