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藥增發遭做空 傳姜廣策"借機吸籌"
2012-12-03   作者:記者 吳愛粧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環繞南京醫藥的消息,總是好壞參半。
  繼9月18日發布定增利好後,11月21日,南京醫藥出現了兩個月內的第二次交易異動。當日,一筆8118手的大額賣單將南京醫藥的股價直接打壓到一天內的最低點。南京醫藥定增底價5.2元,如今只剩4.45元。
  事後,在某個醫藥行業交流&&裏,多位上市藥企中高層人物在熱烈地討論,“看南京醫藥被盯上了,是姜廣策在做這個事情麼?”
  這個做空的故事,還沒有謎底。

  聯合博姿5.6億接手“燙手山芋”

  早在2012年9月18日,南京醫藥已拋出預案,擬向南藥集團和聯合博姿旗下子公司Alliance Healthcare定向增發9615.38萬股。發行後聯合博姿方面將以5.6億元的成本獲取得南京醫藥12%的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
  一資深醫藥投資人士&&平靜,“聯合博姿不也進廣藥了嗎?目前廣藥在商業這一塊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聯合博姿為什麼會相中南京醫藥?這麼説吧,行業老大要價高,國控、華潤,上藥他們可以自己玩,而南藥業績不好,門檻低。”記者接觸到的醫藥行業人士&&。
  但是在他眼裏,聯合博姿即將面對的南京醫藥,可能遠遠比想象中複雜,甚至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近日,南京醫藥才進行了一系列“殺雞取卵”式資本運作,包括以2.55億元掛牌轉讓南京醫藥大廈等三處房産來保殼。
  而吸引眾人的國內首創業務“藥房託管”,一資深投資人士告訴記者,“我們內部討論過,但沒有大量投入。”
  據了解,目前這個新業務只在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地試點。醫藥行業專家對前景&&不看好,“只有那些不賺錢的一二級醫院的藥房會給它託管,而地位重要的三級醫院的藥房是每家醫院最賺錢的部門,怎麼會給它呢?可以預言,只要以藥養醫的政策不解決的話,藥方託管是不會成功的。”

  誰在做空南京醫藥

  定增的利好也不能阻止機構離南藥遠去。
  2012年11月21日,對盯盤南京醫藥的投資者而言並不尋常。
  當天早盤南京醫藥出現大幅下跌,一度還觸及跌停。午後13點整的一筆賣單,8118手,就像最後一根稻草將股價壓至谷底,4.39元。
  戲劇性的是14點58分,一張13426手的大額買單瞬間將股價從4.63元拉升到5.2元,最終報收4.98元。雖然全天上漲2.05%,振幅卻高達16.6%。
  這一天,從中銀國際上海歐陽路證券營業部、英大證券上海鎮寧路證券部分別撤出581萬元、423萬元資金;同時有機構在專用席位拋了1281萬元。
  “南京醫藥被盯上了。”某上市藥企高層告訴記者,圈子裏看來就是南京醫藥在被機構做空,“有人在做空吸籌,未來再做多拋出。”
  這和兩個月前,9月18日的那一波異動,像是同一台戲。當日,同樣是在中銀國際上海歐陽路證券營業部有540萬元資金出逃;機構專用席位也賣出了1487萬元。9月18日,恰好是南京醫藥拋出定向增發的日子。
  11月21日的那場操作被評價為“很有講究”,伴隨着熱議知名醫藥投資人姜廣策也被捲入這場風潮。
  “我看姜廣策在做這個事兒。”在某上市藥企供職的醫藥研究人士提醒記者,“你去看,時間點選得很微妙。”
  姜廣策被推定為主導或推手的角色,也非空穴來風。11月20日,14點56分,姜廣策的新浪微博突然出現了這樣的負面言辭,“南京醫藥這些年一直不景氣,幾番掙扎也未見起色,建議還是把自己賣掉算了,再這樣下去以後很難有什麼大發展了。”次日,南京醫藥“巧合”地發生了交易異動。
  但是,熟悉姜廣策人士&&,“姜廣策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他恨不得一手一手地賣。”
  11月28日下午,理財周報記者&&到姜廣策本人,其否認了做空南京醫藥一事,“南京醫藥我從來沒有買過,也不存在做空。”姜廣策&&,南京醫藥並不是自己研究覆蓋的標的,“不太關心它,也不打算買。”針對微博一事,姜廣策解釋,“當時好像是有人提了一句問過我,現在已經忘了。”

  管理不善盈利節節倒退

  不管是誰在賣南京醫藥,顯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在圈內,南京醫藥“盤子很大,利潤很低”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記者統計包括13家醫藥商業上市公司的財報發現,南京醫藥的各項指標已是墊底。
  “業績在那裏擺着,管理層一定有問題。”對政府空降來的新任董事長周耀平,不只一位知情人士忿忿説道,“這是在搞政治,哪是做公司。”
  1996年上市時南京醫藥營收已達到5.03億,凈利潤3022.19萬元。
  2004年周耀平正式接手,營收5.28億元,凈利潤卻僅為240.18萬元。
  2011年,南京醫藥營收已達171.72億元,反而虧損1.83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南京醫藥營收137.38億,僅實現了102萬元凈利潤。這個盈利水平,在醫藥流通板塊中屬最次,僅僅是賺錢第一大戶上海醫藥的0.07%。
  有醫藥行業人士提醒記者,“主要問題估計還是內部管理,國企內耗大。”
  “你還可以看看南京醫藥和醫院的關係有多微妙,江蘇、安徽兩個省的配送,基本都在南京醫藥手上,但江蘇的醫院擴張很厲害,尤其是蘇北、安徽醫院回款差,周期長。”
  資料顯示,三季度末南京醫藥的應收賬款已經膨脹到42.64億元。“醫院欠款嚴重,為了維持周轉,它只能不斷地去找銀行借貸。而負債直接削弱了凈利潤。“醫藥商業業務本來就是毛利很低的業務,利息費用吃掉了一大塊利潤。當然,誰知道這些借來的錢是落到誰口袋裏。”
  今年前三季度僅在財務費用上南京醫藥就花費了7639萬元,債務包袱沉重,資産負債率高達86.81%,遠高於華東醫藥,上海醫藥,嘉事堂等同行。未來擬增發的10.59億元中,將有8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賬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南京醫藥為盈利3度賣血 故伎重施股價暴跌 2012-11-26
南京醫藥賣資産扮靚業績 高費用吞噬利潤 2012-11-20
南京醫藥掛牌2.54億出手物業 力避"戴帽" 2012-11-16
南京醫藥百億營收卻現虧損 2012-10-11
南京醫藥1元轉讓南京同仁堂 被疑國資流失 2012-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