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在昨天(2012年1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對於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補償標準做了修改。專家預測,提高的徵地補償數額可能會為現行標準的10倍。這對解決農村土地問題確權會不會有什麼重大的變化?由此是不是可以看出政府對於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解決三農問題有一些新的思路?信息早報的副總編張海冰做客節目,點評市場熱點。 張海冰:按照目前的土地管理法,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規定是不得超過土地被徵前三年平均年産值的30倍。有專家估計了一下,一畝地一般徵收不超過6萬元。如果能夠將徵收補償提高10倍,農民一畝地能拿到60萬元的徵收補償,這是專家的一個預測。今年3月份的時候,國務院就批准了一個《關於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當中提出,今年要制定一個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可以説這是今年計劃內的工作,也可以説是政府的一項承諾,所以國務院常務會議這次提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通過可以説是為條例的推出鋪平了道路。如果真的能夠提高十倍的話,就意味着失去土地的農戶能夠得到的補償比以往有大幅增長,不管是農民進城、買房、務工還是繼續在農村從事農村生産的經營、農業的生産經營都有了一筆可觀的資金,農村消費的啟動就有了基礎。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對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都可以説是有長遠影響的利好消息。 當農民的土地都被徵收了之後,我們的糧食安全從何確保? 張海冰:這次會議也提出要不斷加強對農業的保護支持,始終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的農産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的穩定發展。這次十八大也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集約化經營等一些新的思路,&&到近期八部門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業産業化工作會議,我們可以看到,以後農業可能更多走現代農業、集約化進行社會化服務的道路。由此我們也看到,A股的一些農業類的相關公司如一拖股份、吉峰農機、新研股份都有逐步走強的跡象,投資者也可以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