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億股直接縮水到500萬股,報喜鳥這出
“迷你”版公開增發已然畫上句號。區區500萬股的發行量,竟然無網下機構捧場,以至出現承銷商包銷的現象,這不得不説是兩市再融資中的一朵“奇葩”。更有意思的是,增發尚未實施完畢,該項目其中的一個保薦代表,就已經找好了
“下家”,準備隨時離職。報喜鳥此次增發項目的“吸引力”可見一斑。報喜鳥將於今日復牌。
網下增發無機構捧場
報喜鳥“迷你”版的公開增發始終牽動着市場的視線。今日公司發布了增發結果,其控股股東報喜鳥集團全額參與了優先認購,即認購了165.8775萬股,佔到發行總量的33.18%。除此以外,同樣使用了優先認購權的股東有209戶,但合計持股量卻僅有8.9305萬股,佔發行總量的1.79%,也即是每戶平均持股僅427.3股。也就是説,在報喜鳥十大股東名單中,除報喜鳥集團之外的“權重股東”,即便是參與了公開增發,也可能沒有全額去認購。
除報喜鳥“自己人”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之外,外部資金對此也並不感興趣。據安排,在原股東行使優先認購後,剩餘發行的股票,將以網上、網下按50%:50%的比例發行。但實際情況是,報喜鳥此番增發,網下並無機構申購,因此,預設網下發行的250萬股全部回撥給了網上,網上申購配售比例確定為100%。
最終,除原股東外的網上一般社會公眾投資者共計199戶申購,申購數量為296.2608萬股,至於剩下的28.9312萬股“無人認領”籌碼,則由承銷團隊中航證券包銷,花費金額也就267萬元左右,且這部分發行股份並無持有期限説明。
保代項目未完即謀“跳槽”
值得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在採訪過程中發現,雖然報喜鳥此次公開增發項目尚未結束,但負責該項目的中航證券的兩名保薦代表人中,有一名保代已經找好“新東家”,隨時準備離職。
此前,記者曾致電中航證券,希望&&報喜鳥的保代之一何永平,在多次詢問之後,電話那一頭則直接&&,“(他)已經走了。”
在手頭的增發項目尚未順利完成之際,保代就已經離職?記者隨後經過多方了解獲知,雖然報喜鳥增發項目的保代何永平目前並未正式對外宣布離職,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已經“找好下家”,即將離開中航證券。
證監會資料顯示,何永平於2011年3月獲得保薦代表人資質,並開始參與發行人項目的保薦工作。何永平同時是中航證券承銷與保薦分公司執行董事、保薦代表人,新近參與的項目包括雷曼光電、金信諾、上海沃施等。值得注意的是,報喜鳥項目正是其獲得保代資質後的“處子秀”。
“在目前市場行情並不理想的情況下,保代離職並不罕見,但是如果一個項目都還未順利完成,保代就急於離職,或許説明了其項目本身也許並不足夠吸引人。”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