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産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於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昨日晚間,中國酒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酒協”)發布聲明,對有關白酒塑化劑問題給出答覆。而湖南省、湘西州兩級質監部門已介入調查塑化劑事件。
中國酒協表態
昨日,關於酒鬼酒涉嫌塑化劑超標的消息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而中國酒協在其最新答覆中表態:目前,我國白酒標準正在研究白酒産品塑化劑含量標準限定,因此,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就斷言白酒産品塑化劑超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按照中國酒協的表述,在我國台灣地區2011年5月檢出食品殘留塑化劑成分後,協會隨即對全國白酒産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檢測和查證工作,並對國內外食品産品塑化劑相關技術標準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國酒協稱,其得出的結論是: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産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於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國務院食安辦2011年6月&&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酒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食安辦[2011]23
號)中,特別提到要對包括苯甲酸在內的重點指標的監督抽檢,嚴格落實隨機抽檢制度。同時,中國酒協在其發布的中國酒協[2011]32號文中,要求加強酒類生産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材料的農藥殘留物檢測工作;禁止在酒類生産、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製品,加強對接觸酒的塑料瓶蓋的檢測等。業內人士&&,該規定就是針對塑化劑的。
昨晚,中國酒協在官網發布聲明中也稱:“已知白酒生産過程中自身發酵環節不産生塑化劑,白酒産品中的塑化劑屬於特定遷移。”主要來自於生産儲運過程中接觸塑料製品。為此,中國酒協已建議,加強白酒生産環節監管力度,從白酒生産源頭抓起,禁止在白酒生産、貯存、銷售過程中使用塑料製品,防患於未然;要求衞生部門進行白酒塑化劑殘留量安全風險評估,待評估後,制定出白酒産品塑化劑安全標準。
這説明,防範白酒中的塑化劑是有手段的。
但是,中國酒協給出的數據也讓公眾看到了另外一面。該協會稱:通過對全國白酒産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産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這讓人對白酒企業是否在生産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規範生産生出疑問。
質監部門介入
而在中國酒協表態之前,湖南省質監局率先作出了“從嚴查處”的表態。
昨日,在相關消息曝出不久,湖南省質監局就迅速作出反應,在其官網上挂出了“湖南省質監部門迅速處置媒體反映50度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事件”的官方書面通告,該局公開&&:“對媒體刊載50度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信息,湖南省質監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湘西州質監局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等工作,堅決依法從嚴查處違法行為。”
記者注意到,湖南省質監局的態度十分明確而且堅決,提出了一旦存在“違法行為”將“堅決依法從嚴查處”的工作原則,而且行動迅速。
在湖南省質監局表態“已責成湘西州質監局立即開展執法檢查等工作”後,湘西州質監局緊接着就挂出了“州質監局關於對媒體反映酒鬼酒塑化劑問題開展調查核實的通告”。通告稱:“近日,有媒體反映湘酒鬼公司酒鬼酒塑化劑超標問題,我局已經着手開展相關問題調查核實工作。我局將嚴格按照標準和規定,本着嚴謹、科學和公正的態度,對媒體所反映相關産品進行檢驗檢測,依據質量法規準確處理産品質量問題,並將結果按規程予以通告。”
省、州兩級質監部門在第一時間介入酒鬼酒塑化劑事件,顯示了政府權力部門對此事的高度重視,而相關執法檢查結果也將受到公眾的格外關注。
為保護中國白酒這一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的民族産品,為維護我國白酒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為保障廣大消費者健康消費,我協會希望有關媒體能夠以科學、客觀、負責任的態度對待中國白酒。目前,我國白酒標準正在研究白酒産品塑化劑含量標準限定,某些媒體在缺乏依據的情況下就斷言白酒産品塑化劑超標,這種做法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在我國台灣地區2011年5月,檢出食品殘留塑化劑成分後,我協會隨即對全國白酒産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檢測和查證工作,並對國內外食品産品塑化劑相關技術標準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産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於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
中國酒業協會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