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瘋狂網購狀況頻出 支付安全誰來把關?
2012-11-16   作者:汪文品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今年光棍節迎來了網購大爆發。“雙11”購物狂歡已落下帷幕,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24小時內,淘寶全網總銷售額實現191億元人民幣。消費者的瘋狂秒殺考驗了銀行的支付系統,巨大流量給支付渠道造成擁堵,部分銀行系統一度出現故障難以付款,甚至一些銀行網銀恢復之後又再度“受傷”。與此同時,快捷支付及支付賬戶提前充值等方式錶現搶眼。
    然而,如此方便快捷的網絡錢包也被不斷曝光的支付安全問題所困擾。消費者光棍節一日豪擲191億,如此海量成交額的支付安全該由誰來把關?當前的支付環境該怎樣改善?
    “在支付機構的支付風險管控方面,央行和支付清算協會一直致力於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自律規範建設,制定&&一系列業務制度和規範,明確支付機構開展業務的一系列資質和要求,並實施行業監管檢查及自律性檢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負責人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支付機構作為市場經營行為主體,是改善和優化支付環境的重要力量。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涉及網絡安全的投訴解決率是61.3%,而在獲得解決的消費者投訴當中,96.8%的消費者只能獲得退款,沒有辦法獲得任何的賠償。
    中國金融電子支付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晨曾&&,網上大多數的欺騙現象實際上是發生在支付之前的,所以消費者的意識一定是要在網上最早的階段,就發現可疑的現象。他主張加強對消費者的網絡支付安全教育,在支付行為發生前擁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那麼,當前支付環境是否有良好的改善途徑呢?支付清算協會負責人建議,支付機構可以從三個方面着手實現支付安全目標:
    一是支付機構嚴格遵行法律法規要求,加強企業內控機制建設,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以及提高金融風險防範意識。
    二是支付機構加強網絡支付平台中的安全技術開發,增加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服務承諾,聯合合作銀行共同防範系統漏洞和黑客攻擊,確保良好的網絡交易環境。並且明確規定發生不可抗力時,採取消費者資金保全措施等。
    三是加強對企業和消費者的網絡支付安全教育,加強消費者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明確侵犯消費者的網絡隱私權應負的法律責任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網購狂歡預示零售業態改革到來 2012-11-14
網購狂歡,傳統商業怎麼看 2012-11-12
日日順攜手天貓欲破家電網購瓶頸 2012-11-08
網購勿貪便宜別向私人賬戶匯款 2012-10-19
[網民關注]推進規則完善立法破解網購平台打假困境 2012-10-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