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淘寶藍優數碼網店截圖,藍優數碼因涉嫌走私5億元iPhone,2012年被警方查處,涉案25人近日在深圳中院出庭受審。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淘寶數碼類産品銷量冠軍“藍優數碼”因涉嫌走私5億元iPhone,於2012年4月被警方查處,網店也被關閉。11月14日,該案幕後涉及到的5個走私團夥共25人在深圳中院出庭受審,這幾個團夥走私的iPhone等手機多達16.2萬餘&,偷逃稅款5487.1萬餘元。而據海關早前透露的數據顯示,該案總案值超過5億元。
曾是淘寶數碼類産品銷量第一
藍優數碼這家以銷售蘋果産品及相關配件為主的淘寶網店,在全國近百個城市擁有加盟店,開業兩年銷售量就攀升至淘寶網手機類網店的前十名,數碼類産品銷量第一,店舖等級發展到5皇冠,平均每個月可以賣出近2萬部蘋果相關産品。
當iPhone4s率先在香港發售時,香港一機難求而藍優數碼卻提前於內地低價發售,引起香港廉政公署注意,與海關一同介入調查後發現,藍優數碼銷售的大部分産品都是通過走私的“水貨”,涉及走私團夥眾多。從深圳海關2012年4月份披露的案情顯示,該團夥在2011年就銷售走私iPhone手機、iPad等電子産品10余萬台,案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
海關早前抓獲了104名涉案人員,但14日出庭受審的被告人只有25人,共涉及5個走私團夥。
淘寶店主代購獲刑已不是首例
淘寶店家因代購銷售演變成走私案件的已不是首例。2008年空姐李曉航從海南航空公司離職後,在淘寶網上開了家“空姐小店”,從國內其他網店購買化粧品後加價銷售。2010年9月1日始,海關將個人郵寄物品進口應徵稅稅額起點從500元下調到50元。李曉航開始選擇以個人攜帶入境的方式避稅。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間,李曉航去韓國帶化粧品達29次,男友石海東17次,通過以客帶貨的方式從無申報通道攜帶入境,均未向海關申報。
2012年7月18日,李曉航就從免稅店購買化粧品入境而未申報,並在網絡上銷售,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審以走私普通貨物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罰金50萬元。
執法部門監管缺失
開設實體商店,需要到工商部門申辦許可證或營業執照,商家挂照經營,如果出現不規範經營,有關部門就可以查處。但對於網上商戶,監管還存在較多空白,規範網上虛擬店舖銷售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李曉航被判刑後,多數網友普遍認為對李曉航判罰偏重,且沒有追究監管部門失職之責。在新浪微博設立的“微討論”中,超過96%的線民“不能理解為什麼判這麼重”。有網友公開&&,海關對於過關者清查力度不夠,帶貨物過關的時候沒有進行阻截和罰款,在多次帶貨成功之後抓住淘寶店計算逃稅金額,未免有些秋後算賬的意味。
網友“名字logo”亦追問道:“偷漏稅是肯定了的,但是對比與劉曉慶的案子,量刑明顯過重。同時,當國內商品連安全都沒有保證的情況下,代購就是一種‘逼良為娼’下的自我安全的救濟。原罪到底是誰?”
以藍優數碼因涉嫌走私5億元iPhone案為例,據公安機關披露2011年就銷售走私iPhone手機、iPad等電子産品10余萬台,案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內地的監管部門一直沒有發現,直到香港廉政公署發現後,案件才浮出水面。這不能不引起有關部門的反思:發生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的走私,遠在香港的監管部門能發現,而內地執法部門監管機構為何視而不見,監管部門、淘寶商城是否長期失職瀆職(新華社-經濟參考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