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用電量增幅驟升至6.1%
專家稱與整體經濟趨勢一致
2012-11-15   作者:記者 方燁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家能源局14日公布,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增幅比9月大幅回升3.2個百分點,結束了前兩個月連續下跌的局面。專家&&,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用電量與整體經濟趨勢一致,它的回升預示着經濟在回暖企穩。但是單月數據回升還不足以得出趨勢性結論,當前我國經濟企穩的基礎仍未完全鞏固。

  好轉 用電量增幅止跌回升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至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08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其中,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增幅較2011年同期回落了5.2個百分點,結束了自今年8月份以來增速逐月走低的局面。分産業看,與9月份相比,第一産業用電量同比增幅和城鄉居民用電同比增幅分別下降了6.9個百分點和3.3個百分點至-3.5%和4.6%,而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用電情況則明顯好轉,其中第三産業的用電同比增幅增加2個百分點,重回10%以上,第二産業用電量的回升幅度更大,達到4.9個百分點。
  “第一産業主要是指農業,今年雨水比較豐沛,灌溉等農業生産用電會相應減少,而城鄉居民用電增幅連續兩個月回落則與氣候變冷、空調負荷減少有關。整體來看,用電量增幅已經止跌回升,這主要還是因為國家調控成效在10月份開始顯現,工業經濟增速較快回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
  這從用電負增長地區的數量上可以得到進一步印證。10月份山西、吉林、寧夏、上海等4個省區市的全社會用電量出現負增長,與9月份相比減少了6個,其中吉林用電量連續5個月負增長,寧夏連續2個月負增長,而上海用電量同比增幅為-0.1%,基本接近零增長。
  發電端的情況也是持續好轉。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全社會發電量38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與9月份2%的增幅相比回升了4.4個百分點。“我國當前經濟增長逐漸趨穩並出現回升跡象,與此相對應,第四季度電力需求增速也將有所回升,比原來判斷的要更好一些。”歐陽昌裕預計,第四季度用電量同比增幅將在6%左右。

  動力 重工業用電量增速轉正

  資料顯示,第二産業尤其工業用電量是帶動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最大動力,其貢獻率可達7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化工産業用電,這説明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産形勢有很大關係。
  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9%,比9月回升了5個百分點,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增幅下滑的態勢。其中,輕工業用電量繼續企穩回升的趨勢,同比增長6.3%,這與外貿出口的持續好轉不無關係。海關統計顯示,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與出口額的同比增速比9月份分別回升1個和1.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受高耗能産業用電增長拉動,10月重工業用電量同比增幅“由負轉正”,回升5.9個百分點至5.8%。據記者了解,與9月份相比,除了化工用電量增幅下降2.4個百分點之外,建材等其他三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幅均有所回升,其中黑色金屬産業和有色金屬産業分別回升了4.6個百分點和7.3個百分點至-6.9%和12.8%。
  “黑色和有色是用電大戶,最近這兩個行業開工量明顯提高,工業增加值增長很快,利潤好轉很多,用電量增幅自然也就上去了。”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室副主任原磊&&,一般來講,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重工業增速的下滑要早於輕工業,下滑幅度也要更大。而在經濟復蘇的時候,重工業也是回升得要快一些,這與當前我國仍處於重工業化階段以及投資拉動為主的結構有關。
  重工業用電量情況的好轉和之前發布的規模以上重工業生産回升情況一致。10月份,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用電量數據是一個均質的實物量,統計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均較高。自2011年6月份以來,用電量增速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增速趨勢基本是一致的。”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關聯 與整體經濟趨勢一致

  由於重化工業是用電量最大的部門,用電量的變化往往反映重化工業的情況,進而反映整體工業甚至整個經濟的狀況。原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仍處於重化工業穩步推進的階段,因此重工業佔工業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擴大。鋼鐵、有色是工業中耗電最大的幾個行業,這些行業的增長必然會帶動用電量的上升。所以在很多研究中,往往把用電量作為我國經濟走勢的先行指標。從當前用電量等多個先行指標來看,當前我國經濟企穩跡象明顯。
  二季度以來,由於我國用電量數據同比增幅明顯回落,海外出現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質疑,認為實際情況可能低於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尤其是國外部分機構,由於它們對中國統計數據心存疑慮,所以他們更是看重用電量數據。這一質疑在10月份達到階段性高點,當時發布的我國9月份用電量數據的同比增幅創下40個月新低,但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卻在加速增長。
  對此,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解釋説,國外一些機構對於工業電力消耗和工業增長之間相互關係的理解是機械的。在我國,工業確實是電力消耗最大的部門,但在工業部門中,各個行業電力消費情況是不同的。不包含電力部門本身,電力消耗佔工業部門總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個部門分別為: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而在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衝擊下,這正是受到衝擊最大的行業。相對於這些重化工行業而言,我國的低能耗行業也受到全球金融風暴的衝擊,但從整體上看,所受的影響要小於重化工部門,這就是我國發電量在下降,但工業仍然保持增長的基本原因。
  壓力 企穩基礎需繼續鞏固
  從已經發布的10月份多种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企穩跡象更加明顯。比如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月份同比增長8.6%,9月份增長9.2%,10月份增長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月份增長13.2%,9月份增長14.1%,10月份增長14.5%;國內投資1至8月份累計增長20.2%,1至9月份增長20.5%,1至10月份增長20.7%;進出口總額8月份下降0.5%,9月份增長6.3%,10月份增長7.3%,都呈現出逐步加速的態勢。所以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現在我國經濟企穩的跡象更加明顯,我們完全有信心實現今年經濟發展的目標。
  但是也有多位經濟學者發出警告説,我國經濟企穩的基礎不牢,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原磊同樣持此看法。他説,當前我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但基礎並不牢固。一方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連續調低世界經濟增速預期,因此世界經濟總體上還面臨着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企業面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沒有真正得到解決,例如生産要素成本上升、現有競爭優勢弱化、資源環境約束增加等。企業必須要成功實現轉型升級,才能完成中國工業經濟增長動力機制轉換,而這需要時間。“要完全確定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必須要用電量等先行指標連續6個月持續好轉。”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判斷,當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是:經濟增長仍處於低位運行,儘管出現了觸底企穩的積極因素,但基礎還不牢固,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李雪松認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低速運行,既有國際衝擊的因素,也有國內的因素。從國內情況看,當前在我國經濟增長低位運行情況下,産能過剩問題突出,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在不同的地方利益博弈下,工業結構調整進展依然緩慢。在傳統産業中,産能過剩已經從鋼鐵、電解鋁、水泥和汽車等行業,擴展到焦炭、電石、鐵合金、銅冶煉、紡織、化纖等行業。在新興産業中,由於不少地區採用多種刺激政策推動投資,産能快速擴張,部分新興産業如碳纖維、風電、多晶硅、鋰電池、光伏等,先後出現産能過剩。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導致企業利潤大幅下降。與此同時,企業三角債問題增多,部分企業債務情況惡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我國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1% 2012-11-14
9月用電量增幅創40個月新低 2012-10-18
前三季度用電量增速持續放緩 經濟轉型期或成常態 2012-10-17
7月工業用電量增速降至3% 2012-08-15
能源局:7月社會用電量同比增4.5%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