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一次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束了。6日選舉當天,金融市場看似“莫名其妙”的大漲,7日奧巴馬連任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又大跌,很容易給人造成錯覺:基金經理很在意總統選舉。
原本,很多華爾街人士對羅姆尼當選仍抱有一線希望。如果羅姆尼當選,或許市場會有短期的上揚,畢竟對基金經理來説,有變化,就有機會。
“我沒有因為總統選舉做任何投資組合調整。”一位基金經理在選舉結束後的第三天這樣説。因為在他看來,除了從個人喜好上不願意接受奧巴馬連任的消息,無論從經濟周期還是政策取向上看,不管誰當選區別都不大。
自從總統選舉結束後,金融市場上關於“財政懸崖”的討論就蜂擁而至,成為各大媒體“愛不釋手”、“大肆渲染”的重要話題,也似乎成為主導市場的唯一因素,也成為反對者攻擊奧巴馬的説辭。
但其實,基金經理都心知肚明:即使羅姆尼當選,即使白宮和國會都由共和黨把持,美國財政政策的不確定性也依然存在,“財政懸崖”風險也還會在那裏,絲毫不見得會減少。新經濟和貨幣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如誰會接替蓋特納成為新財長,誰又會取代伯南克掌管美聯儲,則不管有沒有總統選舉,也不管誰當選,也會如期出現。
所以,總統選舉結束後的市場低迷,不該歸咎於奧巴馬連任,也不該完全歸咎於“財政懸崖”,而是更多其他原本沒有充分預計的臨時性原因。
對於這點,資産管理公司Pension Partner首席投資策略師邁克 蓋德一語道破。他説,相較一個不會影響經濟周期、無助快速改善經濟現狀的總統選舉,立足全球金融市場動向的華爾街基金經理人更在乎的是全球範圍內的經濟走向,而當前全球經濟焦點無疑是在歐洲。
就在奧巴馬連任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金融市場大幅下跌,華爾街更多失望的不是奧巴馬連任,而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債務危機正在侵蝕歐洲的“頂梁柱”德國。
長期關注市場動向的交易員也認同,總統選舉結果順利公布,選舉本身的不確定性已然消除,基金經理自然不會再糾纏選舉,之後關心的焦點還會回歸“老話題”,即反復的歐洲債務危機、中國的經濟放緩以及美國的經濟復蘇和失業率前景等,投資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基金經理還要回歸中東地區局勢等非單純經濟層面的問題。
當然,基金經理在選擇投資行業時,或許還是會考慮奧巴馬連任後的政策傾向,如醫療、基礎建設和新能源等行業可能會受政策青睞,只是説到個股,那又是只能靠基金經理的經驗值,純屬做足調研後的個人判斷,與其他因素的關聯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