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房地産市場調控未考慮放鬆
四部門負責人談“民生”
2012-11-13   作者:記者 白田田 孫韶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房地産市場總體朝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調控政策未考慮放鬆——這是12日從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出來的信息。當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境保護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就“中國民生領域工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明年保障房開工量或在600萬套

  “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至少現在還沒有想放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説,房地産市場調控是這幾年中央非常重視的一個問題,也取得了積極效果。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材料,2011年以來,房地産市場總體朝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不合理需求得到抑制,供求關係明顯改善,房價趨於穩定。
  對於保障房的開工建設問題,姜偉新説,中國城鎮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進展順利,明年計劃開工數量正在研究當中,不會低於500萬套,有可能在600萬套左右。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使全國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2011年和2012年,分別有1000萬套和700萬套保障房開工建設。
  對於記者提出的有關保障房建設中資金監管問題,姜偉新&&,在大規模進行的城鎮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過程當中,大的資金問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生過,但不等於今後不出問題,將會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經濟放緩對就業影響開始顯現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説,目前,經濟增長放緩對就業的影響開始顯現。今年,高校畢業生近700萬人,農民工和城鎮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相互交織,給就業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
  據介紹,今年1至9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2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城鎮新增就業增幅從4月份以來有所下降,崗位需求有所減少,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有所增加。
  楊志明説,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第一,要推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互促共進,既鼓勵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也要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産業;第二,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引導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到中小企業就業;第三,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因為多年的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的主渠道。

  新醫改進入攻堅克難期

  新一輪醫改自2009年全面啟動實施以來,一直備受矚目。新醫改的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衞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的長遠目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説,如今,基本醫療保障已經覆蓋了全國95%以上的人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保網。他同時&&,“當前醫改已經進入了一個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
  對於人們仍然反映比較多的“看病難”問題,朱之鑫説,將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縣級醫院為重點,提升服務能力和實施管理運行方面的綜合改革,力爭使90%的群眾看病能夠在基層醫院得到解決。
  朱之鑫説,要破除“以藥補醫”這個關鍵的矛盾點,並全面推行便民的措施,降低群眾看病的費用負擔,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重大項目都要進行社會風險評估

  針對近期由環境問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並不回避。他認為,出現這些事件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是未批先建,二是在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方面存在問題,三是所在地政府的執政能力有問題,四是有關重大項目社會風險評估的法律和機制不健全、工作不到位。
  周生賢&&,環保部將從四個方面來採取措施:第一,加強依法環評,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事;第二,大力推進信息公開,把環境影響評價所涉及的信息,包括各級政府所做的承諾,全部在網上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第三,進一步擴大群眾參與力度;第四,建立健全社會風險評價機制,從源頭上預防突發事件。
  周生賢説,中央和國務院已經有了明確規定,凡是重大項目啟動,都要進行社會風險評估,並規定在項目建議書中就完成這項工作。今後,環保部門將配合有關牽頭部門,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做好社會風險評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地産市場下半年難現回暖勢頭 2012-09-13
投資止跌回升 房地産市場盼長效機制 2012-09-11
住建部:房地産市場將保持基本穩定態勢 2012-08-24
住建部:房地産市場將會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 2012-08-24
迪拜房地産市場現復蘇跡象 2012-08-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