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山西省國土資源廳獲悉,全省自平朔露天礦試點工作取得了進展後,目前已對25個“露天採礦用地改革實施方案”通過審查,方案正式實施後,全省將新增18座露天礦煤礦。
平朔露天煤礦是中國億噸級煤炭基地,僅安太堡露天煤礦,日産煤炭就達10萬噸,大量佔用了土地。通過十餘年的復墾,昔日寸草不生的礦區已變得綠樹成蔭、生機盎然,並獲得有生産力的土地面積為2000公頃,開創了中國礦山土地復墾及生態治理工作的先河。
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處負責人介紹,上報的方案中有22個已通過了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審查和專家評審,這些方案涉及露天礦23座,其中煤礦18座,鋁礦4座,石灰石礦1座。試點礦區面為207.52平方公里,擬用地總面積16.44萬畝。第一個規劃期(2012年至2016年)擬用地4.44萬畝。以前採礦是使用徵地開採的形式,經採用該實施方案後,開採用地成為臨時用地,開採完經過復墾返還農民,減少了生産成本和佔用土地面積,改善了生態環境,保障了農民合法權益。
目前,18座露天煤礦則還未投入生産,待中國國土資源部批復後,使用新機制得批臨時用地,再完善其他相關手續後才能開採,這樣既得到了礦産資源,也不損失耕地數量。
截至目前,全省第一批中煤平朔煤業的三座露天礦山已被國土資源部批准成為採礦用地改革的試點,試點面積14.16萬畝。第二批擬開展試點的採礦用地改革方案也已上報國土資源部,涉及露天礦山23座,擬開展試點面積16.44萬畝,上述兩項合計用地30.6萬畝,為該省露天採礦提供了用地保障。
對於此批露天礦的開發及復墾有嚴格要求,省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處負責人&&,露天礦自開採到復墾完需在五年內完成,並返還農民。並且,對於原居住地的村民要有得當的搬遷和補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