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價九周連漲後首現持平
電煤價格並軌現良機 煤電博弈僵持依舊
2012-11-08   作者: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連續九周上漲後首現平穩,業內人士預計在“高庫存”壓力之下,後兩月市場煤價將呈現穩中略降態勢,而這無疑將為今年煤炭訂貨會上電煤價格並軌提供良好時機。而煤電雙方也抓緊在做最後的博弈,以求在最終的電煤價格並軌方案中獲利更多。
  11月7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秦皇島煤炭網獲悉,最新一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43元/噸,較前一期保持不變。其中,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的中準水平較上周持平,仍為640元/噸,比“電煤”最高限價水平低160元/噸。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分析認為,儘管近期降溫、降雪等因素對國內動力煤供求和消費産生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煤炭的“高庫存”問題也再度凸顯,成為影響近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供求和制約該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回升的主要因素。
  數據顯示,全國主要電力企業的煤炭庫存繼續增加。據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統計,10月31日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的煤炭庫存達到了9371萬噸,比9月末增加了339萬噸,連續第二個月增加,並創下今年以來最高紀錄,同比增加了1883萬噸;月末電煤庫存可用天數為29天,與9月末持平、同比增加了8天。
  “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時間,受冬儲影響,下游用戶將維持剛性拉運,但電廠和社會庫存高位仍會遏制煤炭價格的上揚。預計後兩個月,市場煤價將呈現穩中略降態勢,但降幅不會很大。”秦皇島煤炭網分析師王雲&&。
  而這無疑將為今年煤炭訂貨會上電煤價格並軌提供良好時機。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認為,目前煤價上漲動力不足,取消雙軌制後,不用太擔心煤價上漲導致發電企業短期燃煤成本激增。而且,煤炭行業“黃金十年”應該已經成為過去時,這種情況下,煤價並軌給市場帶來持續衝擊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計劃在2013年煤炭談判前實行電煤價格並軌,同步&&電價以及鐵路運力配套政策;電煤重點合同將被中長期合同取代,中長期合同由煤電企業協商確定,政府不再設置前置性基礎價格,中長期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
  目前正在就電煤價格並軌方案徵求各方意見。“在實際操作上的一個思路是,以去年的重點合同煤的數量和價格為基礎,然後結合今年的情況進行協商。”接近方案制定的內部人士透露説。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多次建議按照以質論價、同質同價的原則,逐步實現煤炭價格的並軌,取消煤炭重點合同,放開電煤價格。
  通常情況下,重點電煤價格低於市場煤200元/噸左右,每年重點合同量在10億噸上下。“對於神華、中煤等這些重點電煤合同量比較多的企業來説,利潤的損失還是比較大。”邢雷説。
  對於目前電煤價格並軌方案的落實,不少煤炭企業信心並不是很足。“不好走。中長期合同關鍵是價格怎麼定合適,每年開會都討價還價,最後都得國家定個控制線。今年煤炭市場需求不旺,價格降這麼多,電廠覺得還沒達到願望,但對煤炭企業來説再降的話保本都有難度。”河南義煤集團某銷售負責人擔憂道。
  而發電企業對電煤價格並軌卻持有疑慮。在10月中旬舉行的電煤價格並軌問題座談會上,五大電力集團代表認為,受火力發電量下降影響,火電、熱電企業經營依然十分困難。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並軌將進一步加重發電企業經營負擔。
  在電煤價格並軌方向已定的局面下,中電聯代表發電企業向發改委提出,應首先建立完善的市場化機制,在此基礎上推進電煤價格並軌:一是完善煤電聯動政策,清晰明確煤電聯動的觸發啟動點,加快形成客觀反映國內實際到廠煤炭價格指數,取消燃煤電廠自行消化30%的煤價上漲因素政策,在電煤價格漲幅超過一定幅度的情況下同步實行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聯動;二是所有電煤重點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大部分市場煤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其電煤運輸全部列入國家重點運輸計劃且將運力主要配置給發電集團,鐵路部門優先調度安排電煤運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動力煤價六連跌 創最大周跌幅 2012-06-14
庫存爆棚 動力煤價跌至年內新低 2012-06-07
動力煤價終結“七連漲” 2012-05-04
動力煤價連續14周下降 2012-02-16
動力煤價格數據今日公布 2012-02-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