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酒11年間漲價9倍
兩巨頭凈利超家電企業總和
2012-11-07   作者:李靜  來源:新京報
 
【字號

  14家白酒企業前三季賺807億,其中茅&、五糧液凈利182.22億,同期43家家電企業共賺157.18億

  儘管面臨“三公消費”的限制,白酒行業依舊熱度不減。

  今年前三季度,14家白酒上市公司凈利潤合計為297.6億元,同比增長88.65%。其中,茅&、五糧液兩家白酒巨頭的凈利潤超過了兩市43家家電企業凈利潤總和。

  白酒企業集體“酒瘋”

  2012年三季報每股收益排行榜前10名中,有4個是白酒上市公司,貴州茅&、洋河股份名列第一和第二。

  Wind統計顯示,14家白酒類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總收入807.5億元,同比增長43.1%;實現凈利潤297.6億元,同比增長88.65%。其中,茅&、五糧液兩家白酒企業凈利潤之和為182.22億元。同期A股市場43家家電企業凈利潤合計為157.18億元,同比增長2.32%。白酒兩巨頭前三季度凈利超過43家43家凈利總和。

  此外,茅&以10.04元的每股收益摘得A股“盈利王”的桂冠,五糧液三季度凈利同比增六成。

  除了兩大巨頭,二三線白酒企業的業績也集體發起“酒瘋”。數據顯示,沱牌舍得和老白幹酒三季度凈利分別大增98.39%和209.21%,酒鬼酒(51.65,-1.51,-2.84%)三季度凈利潤為1.9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85.28%。山西汾酒(43.70,-0.15,-0.34%)三季度利潤增幅更是高達833%。

  白酒專家鐵犁&&,“三公消費”限制對白酒行業肯定會有影響,但目前來看,由於執行不到位影響偏小。此外,面對政策上的限制,各大酒企紛紛採取了應對措施,如五糧液增加了經銷商數量、瀘州老窖(37.71,-0.25,-0.66%)加大了中端價位酒的開發力度、茅&提高了産品出廠價,這些措施都有助於酒企取得很好看的業績。

  記者發現,以茅&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加大了宣傳力度,因此業績雖然增長,但費用支出也不少。茅&三季報顯示,在報告期內,營業成本增加了40.92%;銷售費用增加了70.53%;其銷售費用的增幅超過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對於銷售費用增加的原因,茅&&&主要是廣告宣傳費增加所致。

  茅&酒11年間漲價9倍

  據Wind統計,納入統計的201個三級行業中,十行業的平均銷售毛利率超50%,可謂是最暴利的行業,白酒行業排名第一。

  毛利率是企業盈利的前提條件之一。白酒企業超高的毛利率被稱為暴利。此前有企業老總在白酒行業論壇上&&:“國內有多少製造業的毛利率比白酒高?全世界恐怕也沒有幾家!”公開資料顯示,白酒行業的毛利率超過60%,茅&酒的毛利率超過90%,遠高於樓市。

  白酒行業的高利潤,吸引來了眾多資本和實業大佬。從2009年開始,聯想、維維股份、星河灣地産等紛紛涉足酒業。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我國白酒市場保有量很大,存在高毛利的行業特徵。這就註定了企業有原始資本的積累,同時地方政府也會將白酒企業作為納稅大戶來扶植,外來的資本面對白酒的高利潤也會爭相進入。這些因素造成白酒業越來越瘋狂。

  據報道,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糖業酒類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成剛日前在成都&&,“目前,行業內外資本、海內外資本都對中國白酒行業十分熱衷,其直接原因是毛利潤比較高”。楊成剛稱,資本市場給白酒實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借助資本市場,茅&酒的市值達到2000億元的規模。

  伴隨市值擴張的,是茅&價格神話:2001年,茅&酒出廠價155元(當時批零差價不大),而今天,茅&酒的市場價一度超越2000元,雖然最近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1500元以上,相當於11年時間價格上漲了約9倍。

  鐵犁指出,白酒屬於快速消費品,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只買一兩套房,但可能一個月就要喝5瓶酒。同時,酒還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1000元以上的酒比比皆是。“白酒的消費和經濟、政治有緊密的關聯,其中有大量的商務及政治交往因素。”鐵犁説,“酒是交流的媒介,是工具類消費的産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白酒以高於經濟一倍的速度在增長。”

  靚麗財報是種假象

  今年白酒市場在傳統的“金九銀十”表現一般,可以説是旺季不旺。白酒企業業績驕人的背後,是渠道商庫存壓力的增加。

  北京一家酒類經銷商&&,目前國內很多白酒廠家都在擴建産能,但産能過剩將導致廠家和經銷商庫存積壓。這位經銷商稱,受“三公消費”限制等因素影響,今年大多數高端酒賣得並不好,庫存壓力也比往年大得多,茅&的批發價也一直沒漲起來。

  “今年白酒消費較往年有所減少,但白酒企業財報業績仍然漂亮,不能忽略的一個原因是,茅&、五糧液今年在渠道商環節增加了大量庫存,企業的銷售雖然實現了,但經銷商的銷售並未全部實現。渠道的庫存大量增加,將會對未來幾年白酒業的發展産生比較重要的影響。”鐵犁説。

  對於渠道商庫存積壓這一問題,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營銷專家李志起也&&認同。他説,業內普遍認為,今年白酒的銷售情況並不樂觀,雖然從企業財報上看銷量增長不少,但廠家産品大量的貨囤積在經銷商的庫房裏,並未真正流通到終端市場。

  “年初至今,經銷商囤貨壓力是這幾年來最大的。從這個層面上講,企業靚麗的財報只是一種假象。”李志起指出。在他看來,這正是白酒企業業績瘋長的背後潛藏的危機,這種危機是否會爆發、何時爆發,要看接下來整個消費環境是否發生逆轉。“從業績看,白酒行業似乎是一枝獨秀,但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脫離不了整個大的經濟環境影響,如果四季度銷售放緩的情況還是沒有改變,那麼明年白酒企業的業績報告也許就不會像今年三季報這麼好看了。”

  鐵犁&&,白酒業的發展和政治經濟走勢都有關係,白酒行業這種瘋狂的增長不可能一直持續。“未來十年,白酒增長可能不會像這幾年這麼火爆了,但依舊會增長。”鐵犁説,“如果説過去十年白酒業的增長是黃金十年,那麼未來十年將是白銀十年。”

  ■ 講述  

  “去年到貨就穩賺 今年賠錢也要賣”

  “去年拿到貨就是穩賺,今年行情大不一樣。”在北京西四環經營一家酒類專賣店的楊先生對新京報記者&&,去年年底,茅&酒價格漲到了巔峰,當時每瓶茅&進貨價為1800元,銷售價格超過2000元,拿到貨就是穩賺。

  “去年茅&拿貨並不容易,我的店沒有從廠家直接進貨的資格,得找上一級批發商來拿,想多拿些貨就得通關係,當時確實有得賺。”楊老闆稱,當時賺的錢都拿出去補貨了。

  據楊老闆介紹,今年市場行情已大不一樣,春節後茅&、五糧液等高端酒價格出現下跌,至今價格也一直不穩定,茅&跌得最厲害,“為了周轉資金賠錢也要賣,因為店裏並不是經營茅&一種酒,還要騰出資金來進其他品牌的酒。”

  “做酒生意的當然希望囤積的這些高端酒價格繼續上漲了,但我也明白,再像前幾年那樣持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了,現在政策上限制這些,再那樣瘋漲不是和政策對着幹嗎?”

  楊先生説,“所以今年店裏適應形勢多進了些中端酒,但無論到什麼時候,送禮、請客應酬所需要的這些茅&五糧液也不能少,還是很有市場的。對於茅&這些高端酒的庫存,我割肉一部分騰出些資金,手裏還存一些,行情沒有往年好,但銷路還是有的。”

  “我有個朋友情況更糟糕,他本來不是做白酒這一行的,去年見倒騰茅&賺錢快就借了些錢囤了不少,現在被套牢了,借的錢還老是被催着還債,急得他每天打電話來問我價格有沒有漲點兒。我也一直在找渠道幫他賣出去,但要想快速回籠資金,賣價就要被壓縮得厲害。況且今年買的人確實有些少。”楊先生説。(李靜)

  ■ 相關

  多家酒企業績遭質疑

  對於白酒企業的業績報告,質疑聲一直存在。

  酒鬼酒今年7月底發布中報顯示,其上半年凈利2.61億元,同比增長329.22%。當時,有媒體質疑酒鬼酒公司業績作假,稱“酒鬼酒的業績是做上去的,一方面靠機構買貨,一方面靠向經銷商壓貨”,同時酒鬼酒股票存在炒作。

  對此,酒鬼酒8月底曾發布澄清公告,否認作假使業績大增。酒鬼酒&&,公司經營業績真實可靠,業績大幅提升是多年來堅持穩健經營,穩步推進發展戰略的結果,並不是“靠機構買貨,靠向經銷商壓貨”所致。

  受到質疑的不僅是酒鬼酒,近日有業內人士對山西汾酒前三季凈利暴漲8倍提出質疑。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儘管今年以來汾酒面臨種種利好因素造成其三季度的業績增長,但總體來説,山西汾酒的銷售網絡、品牌認同度等並不至於令其利潤出現暴漲8倍的局面。

  “是否作假我不敢確認,但這種業績我認為是有人為的因素在裏面。”朱丹蓬説,“第三季度是白酒銷售旺季的序幕,財報上需要給投資者一個期望和願景。”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營銷專家李志起&&,“有些企業的財報中增長幅度高得離譜,這可能是企業為了滿足短期利益需要做上去的。”據他介紹,食品、白酒行業産業鏈很長,企業如果在原材料、中間貿易等環節數據上做些文章,外行很難看出來。(李靜)

  ■ 藥方

  “控制出廠量用時間換空間”

  據統計,去年白酒行業總産量實現1025.55萬千升,增長幅度超過30%,創歷史新高。有分析員預測,中國白酒的産能陷阱將在2015年爆發。一邊是産能爆發,一邊是經銷渠道庫存壓力空前,這一困境如何解決?

  一位接近茅&的業內資深人士昨日&&,面對這种經銷商渠道庫存空前大的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住價格,這也是為什麼茅&9月份逆勢大幅提高出廠價的原因。“現階段,價格一旦要往下走那就是洪水猛獸,企業很難控制住。”

  該人士&&,“庫存壓力這個問題要良性地得到解決,我認為有幾個因素可能會使這個危機不會像想象中這麼嚴重,第一,企業能夠比較有效地控制産品出廠量,用時間換空間;第二,經濟回暖,讓更多的人能夠喝得起茅&,從而拉動消費量。”

  據他介紹,目前茅&在流通環節的庫存已經超過其年産量的2倍,這意味着,茅&要停産兩年之後,市場上的庫存才能消化完。此外,該人士指出,庫存過大已經成為白酒行業的通病,不僅僅是茅&,目前郎酒、瀘州老窖等白酒企業也面臨這個問題。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營銷專家李志起&&,在當前消費放緩的大背景下,廠家把包袱甩出去了,經銷商面對自己大量的庫存,如果想解套,只能虧本甩賣。但如果虧本甩賣的情況一發生,那麼廠家是第一個受損失的,價格大跌發生崩盤後,廠家的貨就出不去了。因此,李志起認為,目前這種尷尬的處境很難化解,現有的經銷商渠道的庫存沒有一兩年的時間是消化不掉的。

  “問題壓在中間渠道上,可想的辦法就比較少了,只有等着市場消化。把這些庫存清理後,才有機會清理市場重新來過。”李志起説,“只有等着經濟形勢好起來,市場慢慢恢復,消費逐漸多起來。”

(原標題:茅&、五糧液凈利超上市家電企業總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傳説中值50萬的大葉葵花茅&酒 2012-07-02
栗戰書回應茅&酒爭議:沒必要去刻意抵制 2012-03-09
茅&酒公款招待調查:一區政府一年喝掉1200瓶 2012-03-06
不可把茅&酒當投資品 2011-05-19
茅&酒拍賣:醉翁意不在酒 2011-04-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