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強調農業合作社促進糧食安全
2012-11-01   作者:王星橋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10月31日&&,對於規模較小的糧食生産者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個體農戶來説,組建農業合作社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此舉不僅有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促進平等經商。
  10月16日是國際糧食日,世界糧食安全委員會通常在10月舉辦“世界糧食周”,因此每年10月都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活動最頻繁的月份。今年被國際糧農界定為“國際合作社年”,這意味着聯合國致力於推動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強調弱勢的小農群體需要團結起來才能確保糧食安全。
  糧農組織認為,農業合作社已幫助數百萬小農脫貧致富,如果能夠得到各國政府、民間團體和學術界的有力支持,農業合作社就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為消除貧困和飢餓作出貢獻。達席爾瓦指出,在許多國家,大部分糧食作物由小農生産,但他們缺乏進入市場銷售其産品的機會,缺乏議價能力,還缺乏金融服務。農業合作社可以幫助小農克服這些制約因素,在創造就業、減少貧困、改善糧食安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慶祝世界糧食日的致辭中説,他在6月份舉行的“裏約+20”峰會上提出了“零飢餓挑戰”。農業合作社將在應對這一挑戰中發揮重要作用。意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對此&&支持。他説:“即使在經濟衰退時期,合作社仍能維持利潤和就業水平。因此,這可以為經濟參與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種促進未來決策的模式,使他們重新思考更加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方式,再次將人的因素作為任何經濟進程的核心。”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總裁卡納約恩萬澤認為,從盧旺達的茶農到尼泊爾的畜牧資源中心,合作社支持小農的實例不勝枚舉,它不僅支持小生産者組織起來,而且還幫助他們獲得更多機會和資源。他&&,國際農發基金與農民合作的經驗多次證明,合作社是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
  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埃瑟琳庫讚在&&支持合作社建設的同時,強調社會安全保障網對保護弱勢群體的必要性。她説:“在我們的世界裏,許多人仍在為解決吃飯問題奔波。社會安全保障網計劃能幫助最弱勢群體,尤其是婦女和兒童擺脫飢餓和貧困。”
  據糧農組織介紹,農業合作社是一種社會企業,旨在協調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滿足成員的需求,二是追求利潤和可持續性。具體而言,“合作社是人們聯合起來為形成共同擁有、民主管理的企業而建立的一種協會,利潤並非其全部目的。合作社關心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利潤,同時幫助成員實現社會、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共同願望。”
  據糧農組織介紹,合作社實際上是某種成員制企業。世界各地大量成功案例表明,生産者組織和合作社等形式的農村機構,通過幫助小農、漁民、牲畜業者、林農及其他生産者獲得所需信息、工具和服務,使他們能夠增加糧食産量、銷售産品、創造就業機會、改善生計,從而提高全球糧食安全。農業合作社可以是註冊合作社,也可採取其他名稱和形式,例如生産者組織、自助團體、生産者聯合會及聯盟、農會等。洪都拉斯、泰國和貝寧等國通過農業合作社“取得了抗擊飢餓和貧困的勝利”,已成為聯合國糧農組織關注的範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負責人認為中國糧食安全領跑世界 2012-10-16
以組織化保障糧食安全 2012-10-16
産糧區農戶“零存糧” 糧食安全隱憂初現 2012-09-21
今年APEC峰會糧食安全等問題受關注 2012-09-06
APEC關注綠色成長 擔憂糧食安全 2012-09-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