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併重組謹防“換湯不換藥”
2012-10-30   作者:潘晟  來源:上海金融報
 
【字號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證監會等九部委正在醞釀相關政策,着力推進鋼鐵、汽車、水泥、機械製造、電解鋁、稀土、電子信息、醫藥等八大重點行業兼併重組。報道稱,最近,國務院企業兼併重組工作部際協調小組召開成員單位負責人會議,國務院有關負責人&&,今明兩年是八大行業重組的關鍵時期,國務院要求&&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快速度推進此項工作。
  應該説,近幾年來,兼併重組一直備受關注,在鋼鐵、水泥等産能過剩行業的“十二五”規劃中,兼併重組,集約大型化也是關鍵主題。不過,需要看到的是,在嚴控産能、淘汰落後的大方針下,不少行業卻始終走不出“越減越多”的怪圈。例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末我國粗鋼生産能力為6.1億噸,而到了2011年末,則上升至8.6億噸,4年增加超過2.5億噸的産能,加之近年來下游需求放緩,我國鋼鐵行業過剩産能已經突破了1.5億噸。
  應該説,這種“瘦身不成反增肥”的情況之所以發生,新增落後産能不斷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前較長一段時期內,相關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特別是在水泥、稀土等行業,許多生産標準低、規模小的企業不斷成立,令落後産能始終難以有效淘汰。以水泥行業為例,在“十一五”期間,水泥行業實際淘汰3.4億噸落後産能,超額完成規劃要求的2.5億噸目標,但目前水泥落後産能在總産能中的佔比仍在兩成左右。
  更關鍵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在淘汰落後産能方面的態度並不積極。由於目前的兼併重組多由國有企業或地方政府主導,政府有形之手在這一過程中佔據了主導地位,而由於目前需要進行兼併重組的行業中,鋼鐵、水泥等一直是地方政府的納稅大戶和就業大戶,地方政府自然不願意看到這些企業規模出現過大萎縮。因此,在重組完成後,地方政府往往又會給予這些企業一定的政策優惠,促使企業擴大生産規模。産能過剩—兼併重組—擴大生産—産能進一步過剩,可以説不少行業在兼併重組過程中一直重復着這樣一個惡性循環,其結果就是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佔比不斷提高,但經濟運行效率不升反降,與“通過兼併重組,使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式外延發展轉向循環經濟發展”的初衷背道而馳。
  毫無疑問,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兼併重組將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運行的重頭戲。不可否認,大規模的兼併重組在短期內確實可能影響到地方GDP增長,但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過程中必須要做的事情。因此,未來有關部門應該切實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從減産和增效兩方面入手,發揮兼併重組在經濟發展向集約化轉型的促進作用。我們也高興地看到,針對新增落後産能不斷的問題,不少行業的“十二五”規劃對企業工藝、能耗等方面提出了較高標準,並要求新設企業必須達標;部分行業,如稀土等,還專門&&了行業准入條件。若這些標準能夠切實得到落實,那麼新增落後産能將得到有效控制,這對於行業“瘦身”將有着積極作用。但更關鍵的是,未來在兼併重組過程中,決策層不僅要明確各地方政府權責所在,對地方政府的不作為進行問責,更要防止發展戰略不清晰,為了盲目追求規模而進行的兼併重組,謹防兼併重組完成後産業結構和發展方式換湯不換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地方保護阻礙兼併重組 2012-10-30
國務院發文鼓勵醫藥企業兼併重組 2012-10-29
多省市頻出地方國資兼併重組政策 2012-10-29
鄂粵渝等地將現國資兼併重組潮 2012-10-24
重慶市研究制定促進企業兼併重組意見 2012-10-2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