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看歐盟]應對歐債危機推進一體化繞不開修約門檻
2012-10-29   作者:崇大海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大家知道,歐盟是一個由27個主權國家組成的聯盟。在這樣一個成分複雜的聯盟裏,各成員國之間存在意見分歧是常有的事。而歐盟的性質又要求各成員國在許多重大問題,包括內政、外交方面保持一個聲音。特別是隨着歐債危機的爆發,歐盟應對危機與加快推進一體化這兩個戰略已經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化解或解決各成員國間的分歧,成為一個艱巨的任務。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1年12月的峰會上,歐盟原本希望為實現財政一體化而修改《裏斯本條約》,但苦於英國與捷克的反對,這一努力最終流産,只得由25個成員國另立新約,即“財政契約”。
  另一個例子是金融交易稅,歐盟委員會於2011年9月提出這一建議,但由於遭到許多成員國的反對而未能在歐盟範圍內推出。雖然已經有10個歐元區國家同意金融交易稅,歐盟委員會也決定啟動“強化合作”程序,即可在這10國內率先推出這一稅種。但前提條件是要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與歐洲議會的批准。
  另外,根據《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的精神,預算問題是成員國內部事務。而歐盟財政一體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將各國預算權統一到歐盟。可以想象,這又是一個艱巨的挑戰。
  根據《裏斯本條約》,歐盟在涉及歐盟司法、內政等敏感領域的一些政策將以“有效多數制”表決,成員國不再能“一票否決”。但在稅收、社會保障、外交和防務等事關成員國主權的領域,仍採取一致通過原則。另外,成員國議會將在歐盟決策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例如,如果一項歐盟立法草案遭到三分之一成員國議會的反對,將返回歐盟委員會重新考慮。
  而隨着歐盟財政、經濟與政治聯盟的推進,許多問題都會不可避免地涉及修約這一敏感與複雜的問題。而修約又需要27個成員國的一致通過,其難度可想而知。2005年,由於荷蘭與法國的反對,《歐盟憲法》最終流産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而《裏斯本條約》也不過是尋求《歐盟憲法》無果後退而求其次的産物。
  從目前來看,各成員國修約的意願並不強烈。由於歐盟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強成員國財政紀律的立法,許多國家認為這些法案已經能夠應付目前的局面,沒有必要耗時費力的修約,還要搭上部分主權的讓渡。另外,如果進一步,除了在歐盟層面的修約難以避免,還可能涉及修改成員國的憲法。這會使問題更加複雜。
  在今後三年,許多成員國都面臨着大選。説不定哪個國家出現反對一體化的政黨上&,屆時歐盟的諸多努力都有可能受到影響。由此看來,歐盟在當初的制度設計上過分強調了“民主”而忽視了“集中”,現在要想改過來,難度要大得多。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應對歐債危機繞不開修約門檻 2012-10-29
G20財長會議將繼續聚焦歐債危機 2012-10-28
歐債危機,今年還有多少道坎要過? 2012-10-25
專家稱歐債危機對我國企業進入歐盟市場非常有利 2012-10-24
《時寒冰説:歐債真相警示中國》 2012-10-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