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昨日舉行的前三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布會上&&,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進一步顯現,産能利用率處於較低水平。
“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庫存下降緩慢,價格低位運行,産能利用率處於較低水平。據協會估測,煉鋼産能利用率不足75%,水泥産能利用率也僅在72%左右。”朱宏任説。
事實上,2012年以來,由於全球經濟增速降低導致鋼材、水泥等大宗商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然而國內鋼鐵、水泥産量卻是不降反增,1-9月長期粗鋼日均産量維持在190萬噸以上高位;鋼廠內部庫存目前早已上升至歷史最高位;9月,水泥日均産量達699萬噸,為今年以來新高,環比增長10.8%,創今年5月以來的最高增幅。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教授趙錫軍&&,産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一種正常現象,市場供需很難維持完全平衡,當供應大於需求時,就會出現産能過剩現象。産能過剩受經濟活動規律有關,當經濟較活躍時,市場需求充足,一般産生産能過剩的可能就較小,但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市場需求降低,往往就會出現産能過剩現象。現在經濟不景氣,市場低迷,本來鋼鐵、水泥等行業産能已經過剩,這種情況下就進一步加劇了産能過剩。
“解決産能過剩更多的還是要發揮市場的作用,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淘汰落後産能。政府應該做好長遠規劃,維護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企業應該加強管理,使企業投資跟上經濟的變化,符合市場的需要,這樣才能降低産能過剩的風險。”趙錫軍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