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投行舉步維艱 券商創新過冬
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凈利下滑7% 中金再傳裁員
2012-10-26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裁員、降薪……伴隨着A股持續低迷,IPO進程明顯放緩,在一系列傳聞的纏繞之中,券商投行業正在行業刺骨的寒風中瑟瑟發抖,而這也僅僅是整個券商業處境艱難的一個縮影。
  不過,在各項新政的逐步推進之下,券商行業正在散發出底部氣息。

  傳中金年內二度裁員投行寒冬來臨

  投行的冬天已經來臨了。
  24日有市場傳聞稱,中金公司針對投行部門開始裁員,裁員人數為30-40人。《經濟參考報》隨後向中金公司求證此事,中金公司則&&對該傳聞不予回應。在今年年初,由於凈利潤和市場份額的急劇下滑,市場就曾傳出中金公司裁去投行部門30多個職位,其中北京團隊影響最大,香港一些初級員工也被裁。對於該次較大規模的人員變動,中金公司採取了淡化處理的方式,並將裁員解釋為“末位淘汰制”,即根據每年業績表現評估結果,裁掉綜合評估較差的員工。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中金公司首發主承銷收入為1.3億元,市場份額為2.43%,位列第8位。今年以來,在IPO項目上,中金公司僅有3單,分別為吉艾科技、廣汽集團和隆鑫通用,其中,廣汽集團為整體上市,吉艾科技和隆鑫通用則分別募集了8.68億元和5.26億元。在上述三個項目中,中金公司分別收穫了7793萬元、2800萬元和2570萬元的承銷及保薦費用收入。
  實際上,中金的傳聞並非個例。稍早之前,中信證券已經明確發文取消了保代津貼,至於取消保代津貼的原因,則是“要共克時艱”。對於券商的投行部門來説,今年以來,由於市場的持續低迷和IPO項目及融資金額的劇烈下滑,IPO重啟以來蓬勃的市場似乎一夜之間進入了冰冷刺骨的寒冬。
  Wind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網上發行日期計算,截至10月25日,A股今年以來共計進行了149宗IPO,預計募集資金681.80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則為994.66億元,超募比例為45.9%。相比2011年同期,A股共計進行了231宗IPO,預計募集資金1187.35億元,實際募集資金則為2312.46億元,超募比例為94.8%。也就是説,2012年以來,A股IPO的宗數和募集資金總額同比分別下滑了35.5%和57.0%。
  而從承銷及保薦費用來看,今年以來,共有39家券商獲得了上述149個IPO項目,共計收穫了54.2億元的承銷及保薦收入,從市場份額排名來看,國信和中信仍然以15.92%和13.42%的份額遙遙領先,市場份額在5%以上的還有平安證券、廣發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相比之下,2011年同期,則共有53家券商獲得了231個IPO項目,共計收穫了111.8億元的承銷及保薦收入。也就是説,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券商在IPO上所獲得的承銷及保薦費用收入就劇降了51.5%。
  Wind統計數據還顯示,截至目前,兩市仍然有97家準上市公司目前正處在過而未發的局面,上述97家公司預計募集資金則為608.1億元。按照今年以來5.5%的保薦承銷費用計算,即使不算超募的部分,保薦券商仍然有33.45億元的承銷及保薦費用無法及時落袋。
  在IPO明顯放緩的背景下,行業從業人員也呈現出嚴重過剩的局面。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正式註冊的保薦代表人共有2106名。而2011年全年A股共有282家新企業上市,也就是説,只有564名保薦人在當年有項目可做。另據統計數據顯示,有501位保代自註冊以來沒有負責過任何項目,約佔全部保代人數的23%。

  成交萎縮上市券商前9月凈利下滑7.08%

  實際上,投行業務收入的劇烈下滑和保代的艱難處境,僅僅是券商今年以來所處艱難的生存環境的一個縮影。在傳統業務上,由於證券自營投資收益和經紀業務收入受到證券市場行情的影響較大,今年以來的處境也頗為艱難。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一片“漲”聲當中,截至10月24日,上證綜指累計下跌了3.79%,深證成指則累計下跌了2.97%。2012年6月份以來,A股的月成交額始終在2.4萬億元左右徘徊,6-9月份的成交額分別為2.38萬億元、2.48萬億元、2.39萬億元和2.30萬億元。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證券交易印花稅實現收入251.28億元,同比下降32.3%,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了34.7個百分點。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場低迷,成交金額萎縮。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9月份共計182個交易日,滬深兩市A股成交金額合計24.55萬億元,較之上年同期的34.63萬億元大幅減少29.10%;前9個月的A股日均成交金額為1348.9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881.95億元大幅減少28.32%,且低於2011年全年的日均成交金額。
  在券商理財産品方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今年以來共有82隻集合理財産品設立,受託管理資金規模合計達480.8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95.49億元減少19.25%,平均每只産品規模5.86億元,略低於2011年度成立的産品規模均值。
  除了在傳統業務上面臨着困難境地外,在此前被行業寄予厚望的部分創新業務上,券商也進行得舉步維艱。以中小企業私募債為例,自今年6月份開閘以來,截至8月底,共有40隻中小企業私募債完成發行,平均期限2.25年,平均票面利率9.08%;發行總額為37.83億元,但發展呈趨緩態勢。6月份有24隻中小企業私募債券完成發行,發行總額為21.83億元,而7月份和8月份分別只有8隻中小企業私募債完成發行,9月份更是遭遇零發行。
  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19家上市券商共計實現凈利潤11.25億元,前9個月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83.53億元,凈利潤131.54億元。剔除去年9月份以後上市的東吳證券和西部證券之後,17家上市券商的上述數據分別為10.45億元、370.40億元和128.28億元。相比之下,上述17家券商2011年前9個月實現凈利潤138.06億元。也就是説,今年前9個月,17家上市券商凈利潤同比下滑了7.08%。
  隨着多項業務的處境不佳,券商業績普遍下滑,證券從業人員流失正成為常態,來自上海偉海投資諮詢公司數據顯示,5月至8月證券業凈流失人員5721人,其中,在中國證券業協會註冊為“一般證券業務人員”的執業人員流失最多,達到了4753人。自2011年8月以來,證券執業人數首次降至25萬以下。

  底部氣息濃厚行業籌謀創新業務

  儘管寒風瑟瑟,但在行業看來,券商各項創新政策的逐漸推進,正在給寒冬之中的證券業帶來春天的信號,整個券商行業也散發出越來越強烈的底部氣息。
  今年5月,監管部門在京召開了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會上,監管層明確了證券行業下一個階段發展的“路徑圖”,並計劃從11個方面&&措施支持行業創新。5個月之後,這些“新政”正在落實中。
  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修訂後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産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以及配套細則。此次修訂取消集合計劃行政審批,改為事後由證券業協會備案管理。此次修訂還適度擴大了券商資管的投資範圍。大集合投資範圍增加了中期票據、保證收益及保本浮動收益商業銀行理財計劃;小集合允許投資證券期貨交易所交易的投資品種、銀行間市場交易的投資品種以及金融監管部門批准或備案發行的金融産品。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着券商各項“新政”的逐步落實,將推動證券行業盈利模式改善,券商在新的盈利模式推動下將獲得長期發展機遇。
  另外,目前在部分創新業務上,證券公司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數據統計顯示,9月份,287隻標的證券融資融券交易金額為1526.55億元,較8月增加20.95%,其中融資交易金額環比增加21.03%,融券交易金額環比增加20.63%。9月份,融資買入金額為652.74億元,環比增長19.52%。融資融券作為證券公司的一項創新業務,已成為證券公司收入增長的重要來源。
  除此之外,券商行業的寒冬,正在迫使證券公司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未來更具有增長潛力的業務,例如新三板。《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家證券公司正在招收法律和會計類人才,為將來的新三板業務儲備人才。公開資料顯示,新三板交易機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公司已於日前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立,該機構的制度規則和組織團隊建設也已展開。招商證券預計,未來新三板將形成一個掛牌企業1萬家、總市值超過5000億元的市場。平安證券則預計,5年內“新三板”掛牌公司將達到2800家左右,總市值將超萬億。
  業內人士認為,隨着券商各項“新政”的落實,證券業有望逐漸改變原先靠天吃飯的局面,實現盈利的多元化,整個行業也有望逐漸走出低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美元春天將在明年 頂級投行看漲 2012-10-11
齊魯證券"大躍進"擴張 投行業務顆粒無收 2012-09-14
中資銀行H股在港遭拋售國際投行下調評級 2012-09-07
英投行醜聞不斷聲譽受損 失寵高校畢業生招聘市場 2012-08-29
招商證券投行人員流失 承銷凈收入大降70% 2012-08-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