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因商標權糾紛起訴鎮上十余家酒企
2012-10-25   作者:夏芳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在茅&註冊國酒商標激怒眾酒企之際,茅&集團卻對賴茅商標、茅&鎮商標進行了一系列的爭奪與“圍剿”,並舉起法律武器將所謂的侵權者(茅&鎮部分酒企業)告上法庭。看似茅&是在知識産權方面做起文章,不過,有業內人士卻不這麼認為,“茅&不是在搶商標,而是清理茅&鎮酒市場。”

  茅&為商標與地方酒企對簿公堂

  據了解,10月22日,茅&與貴州榮和燒坊酒業有限公司(下稱:榮和燒坊)在北京市豐&進行了證據交換。而在11月6日,榮和燒坊與茅&之間的商標侵權案將在北京市豐台區法院正式開庭。

  “5月18日,我們給中國酒文化研究會通過中鐵快運寄出了15箱酒到北京西站,結果這15箱酒就被別人提走,找了兩個月後就不了了之。但16個月以後,公司突然收到茅&的訴訟狀和來自法院的傳票。內容是茅&告公司侵權,而侵權的主要理由是指我們的商標“GUIZHOUMAOTAIZHEN”中的“MAOTAI”侵權。”榮和燒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

  在上述榮和燒坊相關負責人看來,他們並沒有侵權,茅&是斷章取義。

  “茅&把榮和燒坊酒箱酒盒上的未當商標使用的只標明是‘貴州茅&鎮’的‘GUIZHOUMAOTAITOWN’通用字母割裂開來,把‘MAOTAI’作為侵權的‘嚴重違法’證據。茅&這麼做是斷章取義,我們並沒有侵權。另外,他們扣押我們的酒的生産日期是2009年,而茅&註冊茅&鎮字母商標的日期是2010年8月,茅&存在搶注嫌疑。”上述人士對記者&&。

  對於茅&的這一做法,在上述榮和燒坊人士看來,茅&財大氣粗,一般企業都不會與他産生過節,“大家都是茅&鎮上的企業,我們的酒被別人盜走都沒有去追究責任,反而被起訴,還要讓我們賠償(20萬元賠償),實在令人不解。對於這次官司我們會積極的應對,如果敗訴,我們會提起訴訟。另外,我們也會對“茅&鎮”商標向有關單位提起撤銷的申請。”

  對此,北京郭凱律師事務所律師鐘蘭安對記者&&,如果企業對某一個商標存有異議,可以向工商總局商標局提起撤銷申請。

  另外,上述人士還告訴記者,茅&針對商標案不只起訴了榮和燒坊一家酒廠,“在我們之前,在北京,茅&已經起訴了十多家酒企業,理由都是商標侵權。”

  事實上,“茅&鎮”是一個地域名稱,在茅&鎮上有很多家酒作坊都在打“茅&鎮”酒的“旗號”,茅&今天起訴的是榮和燒坊,那麼未來還有更多的“榮和燒坊”出現,那麼茅&是一家一家地打官司,還是另有打算?

  為此,記者電話貴州茅&董秘樊寧屏了解情況,但是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曾經被打入“冷宮”如今爭奪為哪般

  細數茅&進來圍繞知識産權方面做的文章,首先是國酒商標的註冊,再有茅&鎮商標註冊後大規模的“清剿”茅&鎮上的酒企,但是,這並非是茅&唯一要做到事,在賴茅拼打出一片藍天后,茅&又在賴茅商標上打起主意。

  記者在剛剛結束的福州秋季糖酒會上已經見到了賴茅的身影,茅&鎮上的酒企之多也成為本屆糖酒會的一大亮點。如今,茅&將矛頭對準了近兩年開始紅火的賴茅商標上,令眾多的賴茅酒廠深感不安。

  近日,貴州懷仁工商局一位副局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商標申請委員會已給予茅& “賴茅”商標的優先使用權,並同意茅&享有該商標的專有權,不過,商標許可證尚未頒發。等茅&正式擁有“賴茅”商標後,其他廠家再生産,就是違法了。

  貴州懷莊酒業集團副總趙海對記者&&,茅&集團之前註冊過賴茅商標,但是一直沒有使用,按照法律規定,連續3年沒有使用的商標只要有人提出異議就可以登出,後來國家商標局就登出了賴茅商標。被登出後沒有一家酒企能夠註冊到賴茅商標,後來,茅&鎮上很多企業都是生産賴茅,市場的也比較混亂。

  既然註冊了,為啥一直又把它打入“冷宮”?而在被再次登出多年後,又是處於何種目的再把“賴茅”商標據為己有呢?如果被茅&擁有賴茅商標,那麼茅&鎮上50多家賴茅酒廠將何去何從?他們的利益由誰來保護?

  “茅&會通過公關將賴茅的商標收回的可能性很大。茅&收回賴茅商標對其品牌保護是有保護的,對茅&鎮上市場環境起到凈化,但是其他的小酒廠肯定會反對。”白酒專家鐵犁對記者&&。

  而來自茅&鎮黔國酒業公司的銷售經理對記者&&,賴茅已經成為茅&鎮上的公共品牌,大家做了這麼多年已經將品牌宣傳出去了,如果被給了茅&,那麼對茅&鎮上生産賴茅的企業不公平。

  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近些年不斷涌現出的各種“賴茅”酒正在不斷蠶食茅&酒的市場份額。“茅&已經意識到這點,這也是其大肆高舉知識産權牌的原因所在。”一位業內分析師對記者&&。

  不管是處於何種考慮,茅&針對茅&鎮和賴茅商標上大打出手,而那些生産“茅&鎮酒、賴茅酒”的酒廠將面臨着巨大的生存壓力,而又誰能站出來保障他們的利益,在他們看來,胳膊拗不過大腿,畢竟茅&是大企業,而他們只是規模較小的作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