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半年內連爆6次"品質門" 一直道歉卻不悔改
2012-10-25   作者:于璐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光明乳業一直以“好奶源 好牛奶”作為廣告宣傳詞,但近5個月內光明乳業連爆6次品質問題,不得不讓消費者質疑:光明乳業品質問題何時休?  

    光明乳業“6連錯”品質問題何時休

  5個月6次品質問題,光明乳業的“6連錯”再一次打擊了國內消費者本已脆弱的信心。

  據報道,近日有消費者反映,所購買的光明鮮奶中發現固體顆粒物。這已經是光明乳業5個月內第6次被曝品質問題。對此,光明乳業回應稱,消費者投訴的1 .5升純鮮牛奶出現顆粒物的原因已查明,為加工時摩擦出的塑膠瓶蓋顆粒。

  很多網民認為,光明乳業必須嚴格整改內部生産及管理體制,而相關部門對乳業市場的監管還須加強。

  品質問題何時休

  光明乳業品質問題一再發生,再一次觸動網民的神經。

  署名“沈源瓊”的部落格文章説,近年來,我們對食品安全非常重視,可以説舉全國之力嚴加監管。想不到光明也不光明,在嚴厲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下,依舊品質問題層出不窮。

  光明網署名“袁寶”的文章説,作為一個有著50多年發展歷程的龍頭乳企為何在短短5個月內,連續曝出6次品質問題,雖然光明乳業就近期連續發生的多起産品品質事件向全國消費者進行了道歉,但道歉似乎仍不能阻止其品質事故的再次發生,這不得不讓消費者質疑:光明乳業品質問題何時休?

  署名“逗號”的博主説,乳品企業近年來品質問題不斷,各品牌輪番上演品質安全事件,“你方唱罷我登場”,讓消費者喝得膽顫心驚。

  網民認為,消費者所需要和期盼的,是企業吸取教訓、改進管理、提高品質,滿足消費者放心、安全消費的願望。

  自律與監管缺一不可

  對于光明乳業層出不窮的品質安全漏洞,對于已經危及消費者身體健康的乳制品,網民疾呼:乳品企業的自律和相關部門的監管缺一不可。

  網易博主“韋三水”説,通過中國乳制品行業一係列的事情,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一方面,光明乳業不到半年時間內問題頻出,説明其在內部管理上存在不小的紕漏和欠規范,尤其是生産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存在嚴重問題。另一方面 , 從 企 業 違 法 行 為 的 代 價 極小,可以看出市場監管體係的脆弱性,尚未健全的法治體係使市場 監 管 體 係 沒 能 産 生 應 有 的 效應。

  光明網署名“袁寶”的網民文章也強調,乳制品品質無非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求政府各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將乳制品質 量 監 管 落 到 實 處 , 不 僅 要 有“量”,而且還要有“質”。

  網民“袁寶”認為,另一方面要求奶企加強自律,做到標準化、規范化生産。

  他認為,此次光明鮮奶中發現漂浮的藍色固體顆粒物被曝光並 不 是 源 自 廠 家 自 身 的 質 量 檢測,也不是因為市場食品檢查,而是源于微博曝光,這正證明了光明企業責任意識的匱乏。

  署名“逗號”的博主進一步説明瞭企業自律的重要性:産品品質終究還得靠企業自律,因為優質安全的産品是生産出來的,這也是企業是産品品質第一責任人的要義所在。誠實守信是企業立身和發展的基石,應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只有善待消費者的企業,才能笑到最後;而缺乏擔當和責任的企業,必定難有發展前景。

  應堅守安全“本分”

  有網民表示,在行業不振、品質問題頻出的情況下,光明乳業乃至整個乳業都需反思。

  網民“zbg6869168”説,近年來,乳品行業接連發生危及公眾 健 康 、 損 害 自 身 信 譽 的 “ 醜聞”。“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 口 碑 ” , 食 品 安 全 不 可 能 靠“重新包裝”獲得,企業形象也無法靠“重新包裝”塑造。

  網民説,客觀地説,食品安全很難實現“零風險”,對特別容易出産品品質問題的乳品行業尤 其 如 此 , 但 一 旦 出 現 質 量 問題,企業和監管部門就必須做到“零容忍”,不能推卸責任、大事化小。

  網易博主“韋三水”説,整個奶業的復蘇注定有個過程,但由此所帶來的中國奶殤的沉重反思卻是極其必要的。而其中一個核心就是,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都必須要始終堅守一個最基本的“本分”,那就是誠信經營保障産品安全。(經濟參考報/記者于璐 整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光明鮮奶喝出藍色塑膠顆粒 2012-10-22
光明一聲“道歉”有多少含金量 2012-10-09
光明乳業又陷“礦物門”三個月“五連錯” 2012-09-21
光明又陷品質門:寶寶奶酪被曝違禁配方 2012-09-19
光明乳業因酸敗門被責令開展品質安全調查 2012-09-1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