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消息,據接近國家電網的人士透露,國家電網擬出資百億配套光伏項目並網,並於近日接連召開會議,初步擬定了有關分佈式光伏項目接入的管理細則和服務細則,詳細內容不日將予以公布並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電力行業多位人士認為國內光伏市場開啟在即。
國網表態支持分佈式光伏接入
美國與歐盟對中國光伏市場先後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光伏企業進入寒冬,無錫尚德、賽維LDK等龍頭企業臻於破産,9月國家能源局下發《關於申報分佈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範區的通知》,分佈式光伏加碼50%,規劃裝機容量擴至15GW,此外,在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中,光伏裝機總容量擴至21GW,上不封頂。
但對光伏行業而言,僅僅有政策的支持並不能使企業走出寒冬,還需要得到電網的實際支持,尤其是分佈式光伏。據接近國家電網的有關人士稱,國網總經理劉振亞近日明確表態要下定決心支持光伏並網,並初步計劃出資百億為光伏接入進行配套工作,但截至發稿,該消息尚未得到國家電網的確認。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國網對光伏接入態度有了重要轉變。國網日前通過分公司冀北電網組織媒體介紹國家電網在支持新能源發展方面的有關工作,此外集團公司還於上周四、周日接連召開會議,討論有關分佈式光伏項目接入的管理細則和服務細則,本週五國網將發布有關加強分佈式光伏發電並網服務的詳細內容。
上周有媒體稱國家電網已經向國家層面提交了有關大力促進光伏並網的意見,但據了解,目前尚處於內部徵集意見階段,還未提交正式意見,預計月底將會正式提交。
初步了解,國家電網擬公布的意見中包括國網系統對分佈式光伏接入不應存在任何阻礙,具備一定條件的分佈式光伏項目接入費用由電網承擔,就接入標準等也初步形成意見。
此前,國家電網已發布《光伏接入電力系統的技術規定》、《光伏系統並網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測試規程》、《分佈式電源接入電網技術規定》、《儲能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範》等企業標準。此外,國家電網正在研究將光伏用來調峰互補,去年投資33億元建設了張家口風電儲示範項目,通過研究風光互補以及大容量儲能技術,實現新能源發電的“可預測、可控制、可調度”。
分佈式光伏獲部委力挺
我國光伏市場在外,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光伏裝機容量僅有3GW,與風電裝機超過50GW的規模相比,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中影響甚微。但在國外市場帶動下,我國從事光伏行業從業人員眾多,市場規模超過千億,為扶持行業走出低谷,國家能源局高層於今年8月帶領團隊赴各地考察調研,9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有序推進太陽能電站建設、大力推廣分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
從規劃來看,分佈式光伏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而集中式光伏電站因存在消納困難等難題並未得到來自國家能源局等部委的力挺。
據業內人士介紹,光伏電站建設前期規模大於地方規劃的現象十分普遍,以河北省為例,河北能源局批復的光伏項目多在1萬千瓦至2萬千瓦之間,但地方政府與項目業主簽訂建設協議時常擴大規模,部分甚至擴至10萬千瓦、15萬千瓦。
我國太陽能資源和風資源分佈存在重疊,光伏電站建設一旦大量上馬,將加劇“三北”等風、光資源豐富地區的送出矛盾。如冀北地區截至2012年9月底風電裝機容量達到564.5萬千瓦,已並網395萬千瓦,但現有通道只能解決300萬千瓦風電裝機送出,未來該地區風電裝機容量還會繼續增加,光伏電站大規模建成以後通道送出矛盾將更加嚴重。而屋頂光伏、光伏大棚等分佈式光伏直接貼近用戶,不需要長距離運輸,成為政策力推方向。
業內稱分佈式光伏市場取決於補貼標準
在國外,光伏發電主要以分佈式為主。據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介紹,國外光伏發電以分佈式光伏為主,如德國,光伏裝機容量佔比超過50%,其中大部分是分佈式光伏,居民可以將屋頂光伏産生的電量賣給電網産生收益。
但電網很難從分佈式光伏發展中獲益,一方面電網需要為分佈式光伏接入和運行進行服務,另一方面一旦光伏發電價格具備與電網價格競爭的優勢,電網市場將會受到衝擊。
Martec(邁哲華)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能源電力總監曹寅認為,促進分佈式光伏發展目前對國家電網的確是個“麻煩事”,但是國網作為央企,國資委除了要對公司經營業績進行考核之外,社會責任也是主要考核事項,這也是促使國網決定大力支持分佈式光伏項目發展的動力所在。
據悉,國家能源局也在抓緊制定《分佈式光伏發電示範區實施辦法和電價補貼標準》,電力行業多位業內人士&&,如果補貼標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國內光伏市場將會很快開啟,目前我國光伏企業的訂單仍是大部分來自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