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稱尚德該破産時就破産
2012-10-22   作者:襲祥德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誌
 
【字號

  最近,尚德電力掌舵人施正榮的日子很不好過。這個已經掉下神壇的企業家,正在接受來自媒體、政府、銀行甚至旗下員工的“討伐”。這種洶湧的態勢不亞於當時將他推向人生巔峰時的情景。
  在很多報道的描述中,施正榮成為一個貪婪和自私的人,企業面臨危機而他拒絕以個人全部財力施救,“似乎他寧願讓無錫尚德破産。”這也是本刊在最新一期封面《雙雄早衰》中所獲得的信息。
  想必很多人對此失望,而當地政府則陷入憤怒。有消息説,當地政府正在努力促成尚德電力在紐交所退市,並由地方國有企業接管其核心資産——無錫尚德,從而避免政府和銀行龐大的投資打水漂,並保留可觀的就業。在這場游戲中施正榮很可能出局。而施正榮自己的想法則是讓債務主體無錫尚德破産,從而保留尚德電力上市公司的殼與其他資産。
  在評判施正榮的選擇時,大可不必給他戴上道德的枷鎖。當企業已無力繼續生存,就應該按照市場規則進行處置,而是否願意將全部身家做陪葬或賭注,那是個人的自由,作為旁觀者或許不認同,但可以理解。
  按照市場法則,即使最壞的情況下無錫尚德破産重組,施正榮的光伏事業還有一線生機。至於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施正榮是否通過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侵犯股東權益,甚至抽空無錫尚德,這需要紐交所甚至第三方做進一步調查。
  但不得不警惕的是,如果説尚德已經成為一個悲劇,那政府再次掌控這一企業則很可能是悲劇的悲劇。當年太子奶的破産和政府接管已經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案例。政府接管尚德,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既無法挽回政府的損失,企業也萬劫不復。
  施正榮走到今天,是他所犯的各種錯誤與産業環境惡化共同作用的結果,政府更是扮演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角色。我們當年説“首富政府造”,今天同樣是“首負政府造”。
  在最初發展的時候,尚德與地方政府建立了非同尋常“相互捆綁”的密切關係,貸款、補貼催肥和刺激了施正榮擴張的野心,彭小峰執掌的賽維,張志熔創立的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莫不如此。地方政府充當了他們的“保護傘”、“起搏器”,讓他們一度燃起巨大的猶如吸毒般的生命力。現在,這些企業都在生死邊緣,行業也走向深度調整。
  真正的問題在於,通過這些案例,我們必須厘清新興經濟和政府的關係與邊界。“有問題,找市長”這是上個世紀中國脫離計劃經濟所竭力批判的典型行為,如今卻是如此普遍和盛行。企業能夠為地方增加GDP便待之如上賓,土地劃撥、稅收優惠、電價優惠應有盡有,一旦企業成為負累、産業進入調整和衰退便棄之如敝履。
  對於新興行業甚至高科技産業的發展,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哄而上、涸澤而漁,然後換一個行業繼續進行野蠻開墾,這讓許多本來潛力巨大的行業迅速“變老”。對此,無論是産業規劃部門還是地方政府都應該深刻反思,否則這樣的悲劇會一再上演。
  回到施正榮,這個看上去矛盾複雜實際上簡單的人,多年來為名利所困。前幾年去他的辦公室,墻上滿眼都是他獲得各種榮譽、演講以及領導合影的照片,辦公室門前則是一尊招財的金蟾。對於一家成長起來的領軍企業而言,要想基業長青,企業家必須避免被名利所左右,甚至是政府所左右。
  施正榮又是一個極好面子、自尊心很強的人,在有限的幾次訪談中,即使是面對顯而易見的決策失誤,他都未直接承認過自己的問題,對媒體如此,在企業內部可想而知。本刊記者採訪中,政府官員甚至稱除了施正榮,尚德工號的前100名都走光了,這也許有些誇張,但尚德高層的大量流失確是事實。
  有時甚至想,尚德是一家基因不純的公司,西方的、政府的、本土的、技術的、市場的,這些因素糅雜在一個快速崛起和膨脹的企業中,而又缺乏一種強有力的企業文化把這些不同的基因融合在一起。
  實際上,施正榮與地方政府打交道的過程也是艱辛無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筆者坐在施正榮的座駕中曾與他有一次談心,在談到幾年前與政府派駐尚德的高管進行權力爭奪時,他形容自己“心口就像被一塊大石頭壓着”。
  不管怎樣,沒有人願意看到一家曾經的明星公司走向破産。對於施正榮,有了當年捧殺的教訓,今天的棒殺同樣不可取。作為一個企業家,施正榮和他領導的尚德的確推動了中國光伏産業的進步,為地方政府帶來了大量利稅和就業,這是我們必須承認和尊重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施正榮拒絕以個人資産擔保為尚德融資 2012-10-22
施正榮與無錫政府矛盾公開化 尚德或國有化 2012-10-22
尚德海外遭連環訴訟 徘徊退市邊緣 2012-10-19
無錫尚德出現高管離職潮 CFO上任兩月即辭職 2012-10-14
尚德高管離職潮發酵:丁懷安告別 2012-10-1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