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快公司煩惱:雅戈爾20億存貨轉型艱難
2012-10-22   作者:楊流茂  來源:理財周報
 
【字號

  在存貨的大難題上栽跟頭,美特斯邦威不會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
  圍繞存貨問題,管理和渠道,越來越成為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但同時,又降低了行業的門檻,隨之,成本成為這個行業的殺手級應用。
  在這個“殺手”面前,美特斯邦威留下了“第一滴血”。不僅如此,全行業集體面臨着這一威脅。

  快公司遭遇問題

  在理財周報記者統計的37家服裝類上市公司(剔除了*ST遠東和ST雷伊B)中,2012中報合併報表中存貨共計449.85億元,其中前三位雅戈爾、紅豆股份和際華集團三家都有大量房地産存貨,除此以外最多的就是美邦服飾和森馬服飾,存貨分別為17.53億和14.73億。存貨低於1億的有4家,分別為喬治白、百圓褲業、美盛文化和金飛達。
  存貨增加量排在前兩位的是房地産存貨較多的紅豆股份4.9億和雅戈爾4.58億,之後是森馬服飾3.2億和朗姿股份2.3億。存貨下降最多的是美邦服飾,由28.90億減至17.53億,同比下降幅度達39.34%。
  看上去雅戈爾是問題最嚴重的,但是因為雅戈爾有高額的地産存貨,所以並不可比。
  理財周報記者查詢了雅戈爾從2009年到2012年年中的財務報告,發現其服裝存貨,總體在20億左右,並沒有大的波動。因此,雅戈爾不是嚴重的存貨患病者。
  這兩組數據,已經把行業中的基本存貨難題點暴露出來。那就是休閒服飾公司——“輕資産公司”現在變得越來越重。
  長江證券的分析師雷玉分析説,“上半年,受經濟增速放緩、消費市場疲軟的影響,各子行業營收增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其中,戶外行業和中高端品牌服飾行業仍保持較快增速;家紡行業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營收增速下滑較多;中端品牌服飾行業競爭加劇,毛利率增長空間有限,目前從外延增長向精細化管理的內生性增長逐步過渡;休閒服飾行業向上受到國際快時尚品牌的衝擊,向下受到電商的衝擊,目前處於去庫存階段,增速明顯下滑。”
  截至2012中報,應收賬款周轉率最高的有探路者19.90、雅戈爾16.67、富安娜13.17、際華集團11.79;最低的有報喜鳥1.45、星期六1.45、美盛文化1.49、奧康國際1.75、百圓褲業1.91。
  銷售毛利超過60%的有卡奴迪路、朗姿股份、報喜鳥,超過50%的有九牧王、凱撒股份、探路者。
  銷售毛利變動較大的有:雅戈爾由38.28%增加到49.90%,步森股份由29.47%增加到37.47%,百圓褲業由38.25%增加到45.15%,報喜鳥由53.76%增加到60.26%;金鷹股份由16.65%減少到12.43%。
  合併報表凈利潤數額較大的有雅戈爾9.21億、美邦服飾4.32億、際華集團3.89億、九牧王3.38億、奧康國際2.58億、森馬服飾2.48億、七匹狼2.46億;最低的為中國服裝-1951.46萬、金鷹股份-1167.61萬。

  雅戈爾要走什麼路?

  2012年,雅戈爾的傳聞比較多,李如成重新走回頭路。
  由於雅戈爾房地産存貨較多,因而其存貨周轉率僅為0.12。但是其毛利增長最快,38.28%增加到49.90%,這主要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結構調整聚焦內銷業務,使服裝業務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6.5%,達到63%;地産業務確認收入增加使毛利率大幅提升,增加13.6%達到48.6%。
  這顯示除了李如成調整的方向,逐漸砍掉紡織製造業,逐步退出金融,壓縮地産,回歸服裝。但是雅戈爾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服裝公司呢?
  很多人恐怕並不知道,雅戈爾現在旗下有五個服裝品牌:YOUNGOR、HSM、GY、漢麻世家和Mayor。
  2010年以來,李如成為服裝業務制定了由“生産經營型向品牌運營型轉型”的目標,並通過減少對紡織企業的持股比例、出售新馬服裝股權等一系列整合措施,逐步縮減了代工出口業務,市場重心向更高附加值的品牌服裝領域轉移。
  於是,4月20日,在雅戈爾召開的股東大會和品牌服裝專場交流會上,有機構直接向雅戈爾高管提問:“生産運營型向品牌運營型轉型,是否意味着公司今後走輕資産的路線?”
  答案顯得很模糊:“公司在年報裏提出的戰略是優化産業鏈,培育供應鏈,先集中精力把品牌做好,從目前的銷售産品中,60%-70%是自己工廠生産的,有30%是對外採購的,在本部生産穩定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對外採購的比例,採購既有周邊國家,也包括歐美和日本,現在意大利的採購價格在跟我們慢慢接近,我們的成本在提高,他們的成本在降低;總體來説:公司集中精力做品牌建設,渠道建設,包括産品建設、産品創新,供應方就是優化産業鏈,培育供應鏈。”
  大體意思是,有變輕的趨勢,但是還不明確。
  從雅戈爾目前品牌的微妙變化和布局中,似乎也能讀到更多的“輕”的味道。比如,原來的雅戈爾西服,定位於商務人士,現在變得越來越休閒。GY定位於25歲至35歲的都市時尚青年,年薪5-10萬,這像極了美特斯邦威;而從美國引入的HSM,定位在33-35歲的活躍在都市的專業人士和商務精英,走美式中高檔休閒男裝路線;Mayor定位於為行政公務人員定制;漢麻世家則是在生産服裝服飾、床品寢具、衛浴內衣、家居工藝等産品。
  不過,從存貨看,雅戈爾並沒有駛入“輕軌”。理財周報把雅戈爾的總體存貨扣除地産存貨之後,以此大體可計算雅戈爾服裝業務的存貨狀態。計算的結果如下:
  2012年年中存貨20.7億,2011年底21.8億,2011年中22億,2010年底22億,2010年中21億,2009年底21億,2009年中22.1億。
  由此可見,雅戈爾並沒有變得更輕。這與雅戈爾目前的兩個重要戰略取向有關係。
  其一是,雅戈爾傾向於直營渠道的開拓。比如,中報顯示,在店舖方面,比年初增加109家,主要以新增商場點和自營店為主,並關閉了部分特許加盟店以進一步提升終端控制力,加盟店佔比下降至17%。
  其二是,多品牌之間的定位差距甚大,風格迥異,因此其走的商業模式並不一樣,到底該走哪條路,似乎雅戈爾自己並沒有完全想好。
  一位上海機構人士分析説,“雅戈爾的做法,有點像是瀘州老窖,頂端的品牌進不去就另外做一個次高端品牌(HSM),同時看哪些新興的商業模式崛起,又覺得走一條新路也不錯,所以又學別人(GY),最後自己的拳頭産品定位變得模糊起來。”
  雅戈爾的服裝尚無存貨之痛,反過來講,李如成還沒想好自己到底該怎麼回頭。

  行業轉型,八仙過海

  顯然,休閒服飾行業是存貨最困難的區域。
  其中美特斯邦威的存貨,由28.90億減至17.53億,同比下降幅度達39.34%。但是,理財周報上周的調查報道解釋,這很可能是財務記賬的結果。
  在加盟商庫存消化能力越來越小的背景下,周成建在繼續加快直營店的構建。今年上半年,直營和加盟門店分別新增192家和154家,直營佔比繼續提升到25%的比例。
  在他的一位同行看來,“老周無疑是在硬挺。庫存已經這麼多了,還要加大直營比例,他是想加大對終端的控制力,靠這個來解決信息周轉不暢的問題。”顯然,這符合周成建強勢和追求完美的性格。
  而性格相對溫和得多的邱光和父子,顯然沒有這麼雷厲風行。市場公認森馬的渠道庫存很重,這與森馬很高的加盟渠道佔比有關係。
  在年中理財周報採訪邱堅強時,其坦承管理層在致力於存貨的處理,但只能一步步來。
  如開設折扣店與工廠店,加大電子商務的銷售力度、加快公司庫存産品的處理等。
  在渠道建設上,年5月,森馬服飾出資1.56億收購浙江華人實業。而今年3月,森馬服飾還分別出資800萬及1200萬,分別在長春、深圳新設兩家分公司,均用於公司服飾品牌的經營和産品銷售。總體看來,森馬在加大自控銷售力度,但較為溫和。
  表現出來,就是美邦服飾、森馬服飾和搜於特這三家休閒服飾類上市公司今年二季度分別實現營收196,146.68萬元、119,199.56萬元和34,641.57萬元。從增速上看,美邦服飾和搜於特二季度營收同比分別增長了14.02%和48.91%,而森馬服飾營收則同比下滑了17.34%。
  定位於高端女裝的朗姿股份存貨由8630.16萬增加到3.18億,增長268.48%。朗姿股份存貨增加,一是受發貨節奏控制,二是加盟轉直營使得衝回部分收入,同時收入衝回變為存貨,使得存貨相應增加。存貨增加的同時,公司銷售毛利也由58.72%增加到62.21 %,凈利潤由9619.61萬增加到1.42億,成為服裝行業裏增長較快的公司。
  九牧王和希努爾兩家男裝品牌的服裝公司的存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都在重點培育直營店。九牧王上半年逆市創了毛利率新高57%,而希努爾則因為營業費用率的上升而導致凈利潤增速下滑。
  定位於職業裝的新上市公司喬治白目前存貨僅8962.74萬,公司上半年毛利率為45.5%,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採購成本上升。公司的主要客戶為集團客戶,集中在金融、電力、煙草、能源、通訊、教育等領域。目前宏觀經濟增速持續回落,預計公司部分客戶和潛在客戶會縮減行政開支,這或許對公司職業裝業務將會有較大的影響,以公司目前的單一主營,也只能先硬扛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雅戈爾地産金融業務受創 2012-09-17
雅戈爾再度舉牌工大首創 持股比例超10% 2012-09-13
雅戈爾去年參與14股定增今遭8連套浮虧4億 2012-05-23
雅戈爾子公司擬8.29億購買金正大7500萬股 2012-04-16
雅戈爾去年凈利降逾三成 2012-03-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