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本來就不被看好的“蛇吞象”收購案,終究沒能成為現實。
記者昨天(10月21日)從美國飛機製造商豪客比奇公司(Hawker Beechcraft
Inc)獲悉,該公司與中國民營企業北京卓越航空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卓越航空”)之間的並購談判宣告破裂,原因是雙方在擔保合約的某些條款上未能達成一致。
這一起價值17.9億美元的並購案,原本可以成為中美之間的第二大並購案,卻無疾而終,卓越航空還要為此付出5000萬美元的不可退還保證金。
而多位行業內人士昨天對記者指出,通用航空市場需求隨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而有所萎縮,目前收購美國等成熟的飛機製造企業,從收購成本上來説算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但相關風險也應提前關注。
收購談判破裂
豪客比奇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公務、特殊任務、輕型攻擊和教練機製造商,總部設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市,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英國切斯特及墨西哥奇瓦瓦均設有主要工廠。
由於深陷債務危機,豪客比奇今年6月申請了破産保護。7月,該公司宣布正與卓越航空進行排他性談判,後者計劃以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收購豪客比奇,但其防務公司將保持獨立。
在收購豪客比奇的消息宣布後,業界一度驚訝,因為卓越航空是一個2010年才成立的國內民營直升機和發動機製造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卓越航空的註冊資本僅2億元人民幣,其中民營資本佔60%股份,其餘40%股份由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擁有,而後者是北京市政府主導的融資平台,註冊資本43.90億元人民幣。
對於2億元的註冊資本如何撬動上百億元的收購,參與此次收購項目諮詢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卓越航空計劃通過自有資金和尋求金融杠桿的支持,事實上,一些銀行也已經在對這一收購項目進行評估。此外,預計作為股東之一的政府也會給予一定的支持。
而三個月後,這一收購談判最終以破裂告終,對此,一位行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由於卓越航空的資金實力並不雄厚,如果要收購豪客比奇,勢必需要運用基金、信託等多種融資方式,也許在融資期間,需要用豪客比奇的相關資産做擔保,而相關條款或者各發起人的權利義務等未能達成一致,最終導致交易終止。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卓越航空的部分政府背景,也會為收購美國的飛機製造巨頭的審批帶來一定的障礙,尤其是目前正處美國大選期間,不排除政治因素的影響。
收購暗藏風險
然而,儘管交易最終未能達成,但豪客比奇卻依然獲得了卓越航空支付的5000萬美元的不可退還保證金,並已將其列為公司財産。
公司還宣布將走美國破産保護法11章的保護程序,成為一家獨立公司,並將開展一系列新的商業計劃,集中發展公司盈利最豐厚的産品:渦輪旋槳飛機、活塞式飛機、執行特殊任務的飛機以及教練機/攻擊機,包括高端配件製造、維護、修理以及翻新等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業務。
“由於通用航空産業發達,美國有多家大大小小的飛機製造企業,而隨着經濟不景氣,美國的飛機需求也出現萎縮,除了豪客比奇,很多中小飛機製造企業也處境困難,甚至面臨倒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産業發展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昨天告訴記者,比如2007年時,全球通航飛機的交貨量還在4000架左右,去年就縮水到1800多架,如此大的下滑對飛機製造業來説自然打擊很大。
高遠洋還稱,相比之下,目前中國的通用航空産業剛剛開始發展,未來需求潛力大,此時如果通過收購國外成熟的飛機製造企業,在收購成本方面看可以算是好的時機,但也要注意相關風險,比如在飛機製造企業所生産的機型選擇上,應該傾向選擇成熟的、有一定産量規模的企業,而很多投資方對這一行業並不了解,接觸的收購對象可能生産的機型連適航證都還沒有拿到。
而上述行業內人士也向記者分析稱,目前還有很多國內企業,包括上市公司都有意收購飛機製造企業,不過,飛機製造行業是一個投入大、回報時間長的行業,一般企業進入風險很大,而且目前中國的通用航空産業還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尚未進入高速成長階段,對飛機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可能至少還需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