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瀋陽市民政局了解到,為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嚴峻挑戰,瀋陽市&&政策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的建設與發展,對驗收合格的民辦養老機構,2年內每年每張床位補助2000元。同時對民辦養老機構實行運營補貼試點。
據了解,瀋陽從1992年開始就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提前了7年。截至目前,瀋陽市戶籍老年人口為133.86萬人,佔戶籍總人口的18.53%。針對這種情況,瀋陽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企業、公益慈善組織及其他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參與民辦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運營和管理。
瀋陽市政府新近&&政策規定,對驗收合格的民辦養老機構,2年內每年每張床位補助2000元。對民辦養老機構實行運營補貼試點。有條件的區、縣對各級民政部門批准設立、社會力量投資興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可開展按收住本市戶籍老年人人數,給予日常運營補貼試點。補貼標準為,市區每人每月補貼100元,郊縣每人每月補貼80元。特殊群體也有補貼,對入住養老機構的低保失能老年人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生活半自理的每人每月補助40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每人每月補助600元。
目前,瀋陽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到75家,佔全市城鄉養老機構的一半多,床位數9342張,佔到公辦養老院床位數的57%。遼寧産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方天堃認為,市場化的機制可以激發養老機構活力,民間資本進入養老領域,將加快養老機構的建設,增加養老設施的供給,不僅有利於緩解養老市場供需矛盾,同時也彌補政府部門的資金供給不足。
由民間投資設立的瀋陽市天柱山老年公寓是目前瀋陽市規模最大的民辦養老機構,共有床位678張,入住率達到100%。公寓內設有活動室、洗衣房、羽毛球場地、心理諮詢室、多功能大廳等,老人們在這裡得到了極好的照顧。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雖然瀋陽市民辦養老機構建設發展較快,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養老床位總量不足、硬體設施參差不齊,城鄉發展不平衡,特別是一些未註冊登記的養老機構存在着管理服務安全、消防安全、飲食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