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好做、採購人不理解、上級不肯定”,這是在各地採購中心最常聽到的抱怨。然而,由上海市財政局、市監察局、市審計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市機管局)共同組成的考核小組,卻對上海市採購中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採購中心認真貫徹執行政府採購法律法規,落實政府採購目標,內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相對完整,制度建設和操作流程規範合理,較好地完成了採購人委託的採購業務,採購質量和效率得到雙豐收。
上海市採購中心是如何得到這樣的高度肯定的?帶着這樣的疑問,記者近日走訪了上海市採購中心。
管採分離實現規範化管理
“上海市政府採購這十年,可以用三個‘化’來概括。一是規範化,二是手段的電子信息化,三是政府採購的功能化。”上海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孫昭倫總結説,“規範化首先是指它的管理體制,目前上海的政府採購已經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也就是管理、操作和監管。”
據上海市採購中心黨支部書記龔原通介紹,上海市政府採購自2008年起推行管採分離。
根據體制變化,上海市採購中心及時建立起了政府採購業務聯席會、工作匯報會、預算單位業務員聯絡會、供應商、評審專家座談會等工作機制,經常性地邀請監管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與中心員工開展政策研究、理論探討與業務實踐交流。不僅如此,採購中心還多次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為工作人員培訓,並與監管部門合力開展政策採購業務培訓,召開採購預算單位聯席會等。
孫昭倫説:“政府採購,就是要把國家的錢用到最合規、合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採購中心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探索。集中採購機構只有和監管部門加以溝通,才能更好地理解政策內涵,將政策充分地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去。管採體制分離是法規的要求,管採形成合力才是政府採購自身的要求。只有這樣,管採分離的初衷才能被更好地實現。”
電子化手段實現信息透明
針對政府採購中存在效率低、周期長、透明度不高,難以進行全程和動態監管的狀況,上海市積極推進以“電子集市”為重點的全市一體化政府採購信息管理平台建設,將“全覆蓋、全流程、全上網、全透明”作為平台建設目標,旨在覆蓋政府採購各類參與主體,包括預算、審批、採購、支付和徵信等整個採購流程,全部操作都在網上進行,做到信息透明,實現在線實時監督。
根據《上海市2011年政府採購集中採購目錄和採購限額標準》的要求,包括&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等在內的電子産品都要求協議採購網上供貨,實行電子集市競價採購。
“為實現高效、透明、公開的政府採購管理,我們通過政府採購管理平台,實現法規政策、招標操作、統計監督的全上網,全流程,全透明,全監督。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政府採購採購的操作和監管更加透明,在數據庫管理和數據分享方面也更加便捷。政府採購正從傳統方式向現代方式轉變。”孫昭倫説。
據介紹,上海將穩步拓展“電子集市”採購範圍,把符合要求的産品逐一納入政府採購信息管理平台,直至實現所有通用産品的網上採購。同時,在嚴把供應商准入關的基礎上,建立競價機制,使管理平台充分體現集合競價的功能與特點,為團購商品、降低採購成本創造條件。對供應商開展告知承諾,對違反規定的供應商作出取消資格等處罰,從而建立起具有上海特色的徵信系統,進一步優化上海的發展環境。
從資源配置到市場調節實現政策功能轉化
“這十年,上海政府採購已經實現了一個從初期的政府機關一些産品配置、資源配置到為社會市場政策功能調節的一個轉換,就已經從政府機關的一個物資配置採購和資源配置到調控上海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功能轉換,這主要體現在政策功能上。
通過努力,上海市政府採購中節能環保産品已經達到90%以上,採購中小企業的産品和服務也已經佔到總金額的80%以上。”孫昭倫介紹。
早在2009年,上海市就推出了《上海市政府採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簡稱《辦法》),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
《辦法》要求,採購人使用財政性資金採購貨物、工程和服務,應當在採購文件中明確規定,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從中小企業採購。預算金額在200萬元以下的採購項目,應當從中小企業採購。
孫昭倫介紹説:“我們對於中小企業的扶持,全部嚴格執行財政部的規定。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措施,在我們招標文件裏邊全部體現。比如對小型和微型企業産品的價格給予6%-10%的扣除,我們都按最高比例10%來進行扣除。此外,上海還做了一個融資擔保,中小企業可以憑藉上海政府採購的合同進行融資擔保。”
服務類採購的增長速度同樣令人矚目。孫昭倫説,目前政府購買服務包括審計、課題研究、機關物業,法律服務等。從2010年開始,服務類採購的量越來越大,去年上海市採購中心完成服務類採購金額達17億,2012年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40億,佔到總採購額的40%左右。
均衡管理實現全年無淡季
每到年底,都是政府採購的高峰期。項目集中,採購量大,給操作執行機構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壓力,也很難確保項目質量。上海市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均衡化管理”,確保“全年無淡季”。
“對內我們實施均衡化管理。均衡化管理讓每一個時期、每一個部門、每一個採購業務人員受理的業務量處於一種平衡狀態。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業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聯動優化了採購中心的人力資源配置。”採購中心副主任費嗣梁介紹説。
在上海市採購中心,記者看到,針對下半年每個月的大項目,中心都有詳細的規劃和分析,包括項目內容、執行時間、完成進度等。
費嗣梁&&:“2012年上海市政府採購中心開始建立月度業務分析制度,每月初對採購中心及部門月度採購計劃執行、業務管理進行分析和統籌安排。截至6月,已經完成採購金額31.87億元,完成年度採購預算計劃的51.5%,就是強化管理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