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9%,漲幅重回1時代,而9月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6%,創2009年11月以來35個月新低。對此,專家&&,1.9%的漲幅基本符合市場預期,説明物價得到了有效控制,PPI同比下降3.6%,説明現在經濟回暖的趨勢還不是很明顯,年內下調準備金率和下調利率的可能性增大。
9月CPI漲幅重回1時代 通脹壓力仍需警惕
國家統計局今日上午公布了9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其中,城市上漲2.0%,農村上漲1.7%;食品價格上漲2.5%,非食品價格上漲1.7%;消費品價格上漲1.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3%。
9月份CPI漲幅再次跌回1時代。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1.9%的漲幅跟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通脹預期壓力仍舊很高,因為油價的上漲,再加上天氣的因素,進入冬季後整個蔬菜的價格還要上去。
易憲容&&,9月份CPI數據跟市場預期差不多,但從政府來講,對於通脹壓力的上漲還要保持特別警惕的狀態。而對於能否完成全年CPI控制在4%的目標,易憲容持樂觀態度,他&&肯定能完成,現在已經低於這個目標了。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也&&,1.9%這一數據基本符合此前市場的預期,同時“也是比較好的一個事情”,説明物價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知名學者馬光遠則&&,CPI雖然重返一時代,但應該看到:第一,CPI環比是上漲的;第二,翹尾因素只有0.2%,新增漲價因素卻有1.7%;第三,豬肉價格再次成為物價的穩定器,同比下降17.6%,拉低CPI0.68個百分點;第四,M2增速超出預期,未來物價不容樂觀。
9月PPI創35個月新低 經濟回暖趨勢不明顯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0.1%。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1%,環比上漲0.1%。數據顯示,9月PPI同比下降3.6%,創2009年11月以來35個月的新低。
對此,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PPI同比下降3.6%,説明現在經濟回暖的趨勢還不是很明顯。曹鳳岐指出,近幾個月持續下降的PPI表明製造業目前還存在很多問題,如果這一數據能夠出現回升,將會是比較好的情況。但從這個數字來看,經濟回暖的情況還不明顯。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工業品在中國,包括在世界其他國家,都是嚴重的供大於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從環比上看,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1%,這一速度已經減慢了。同比數據下降,主要還是由於去年翹尾因素的影響。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採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9月份CPI和PPI雙雙低走,説明實體經濟復蘇乏力,需求不足。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將進一步加強,年內下調準備金率和下調利率的可能性增大。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李長安也&&,CPI保持低位,實體經濟略有改善,但依然困難重重,雖然M2有所增長,考慮到這段時間央行主要是採用公開市場操作來緩解流動性困難的做法,預計第四季度將會傾向於採取降息降準,對經濟實施更有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