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醞釀照明業汞防治新政
要求逐步減少液態汞電光源産能
2012-10-15   作者:記者 梁嘉琳 實習生 姜韓/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節能燈逐步替代白熾燈成為趨勢之際,節能燈汞污染引發社會各方關注。業內資深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細管徑的T5、T8等直管熒光燈和環形熒光燈由於使用手工注汞工藝,更容易出現汞含量超標。環保部相關專家&&,環保部正在籌劃制定加強添汞産品及相關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擬禁止批復使用液態汞和手動注汞的熒光燈生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國際談判施壓含汞電光源

  2011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並宣布,到2016年,我國將基本淘汰使用普通照明白熾燈。同時,國家發改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還共同設計了“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加快推廣節能燈”合作項目。上海亞爾光源有限公司相關專家告訴記者,這標誌着用光效高的節能熒光燈替代白熾燈已成為必然趨勢。
  然而,隨着節能燈的進一步推廣其汞污染亦引發社會各方關注。南京工業大學電光源材料研究所蘇娟研究員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用於節能燈的汞消耗約為20噸/年,而1毫克汞滲入地下會造成360噸水及周圍土壤的污染,排放到大氣中的汞具有高度的擴散性及脂溶性。本報此前曾披露,國際汞談判主要集中在大氣汞防治,加拿大、北歐等國就宣稱當地漁業資源汞超標與大氣環流有關。
  “我國作為全球汞使用量和排放量最大的國家,在‘全球汞文書’談判中面臨着巨大的汞減量減排壓力。”環保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副研究員菅小東透露,今年7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召集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召開。代表們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汞公約(簡稱“全球汞文書”)的草案進一步談判,削減汞的供應、減少産品和工藝對汞的需求以及減少汞的國際貿易仍是談判過程中的重點領域。
  環保部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汞文書作為國際公約,與涉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物議定書公約》同為最高級別的國際法,甚至比應對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的級別還高。
  根據公約草案,含汞電光源被列入管控對象的添汞産品中。公約草案規定,限制和淘汰汞産品的生産製造和貿易,即禁止除豁免用途外的添汞産品的生産製造,採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或進口許可制度限制産品的進出口貿易,並定期向秘書處報告添汞産品的生産製造、進出口貿易等信息。
  “含汞電光源産品沒有成熟的無汞替代技術,短期內尚不能淘汰,儘管如此,全球汞文書對電光源産品的管控並未放鬆。”菅小東披露,今年7月,牙買加、日本等國代表提出了含汞電光源産品的淘汰名單。一些國家的代表認為,應針對電光源産品制定全球統一的汞含量限值標準,提出汞含量超過標準的産品將限期淘汰,符合標準的産品可以申請在一定時限內的豁免,允許其生産製造和進出口。

  直管和環形熒光燈汞排放不樂觀

  “照明電器行業中,汞主要應用於氣體放電燈的生産。”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陳燕生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根據估算,2011年全行業用汞量約為57噸,其中保留在産品中的汞量約為40噸,生産過程中排放的汞量約為17噸。其中,廣泛應用於醫院、學校等照明場所及燈箱廣告等展示領域的直管熒光燈總用汞量高達26.9噸,高於應用於家居照明、辦公照明、商業照明等領域的節能燈(21噸)。
  具體而言,緊湊型熒光燈(俗稱“節能燈”)的單支用汞量已經漸趨樂觀。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劉姝、萬婧&&,2008年,該中心在世界上率先完成了中國節能燈汞含量水平的測試普查,結果顯示,在中國內地市場,有約為36%的節能燈汞含量水平達不到5毫克的限值要求。而到了2012年,對全國各地共80批次節能燈的抽查顯示,已有90%的節能燈汞含量小於2毫克,達到“低汞”水平;甚至有11%的節能燈可以滿足汞含量限值1毫克的要求,達到“微汞”水平。
  但直管熒光燈和環形熒光燈的汞減量減排形勢不容樂觀。記者獲悉,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制定的新國標要求,上述熒光燈中所允許的最高汞含量為3.5毫克。南京某研究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細管徑的T5、T8等直管熒光燈和環形熒光燈由於較多使用手工注汞工藝,容易出現汞含量超標,“在平日生活所佔比例是10%到20%”。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統計,2011年,我國T8直管熒光燈産量約為10.98億隻,T5直管熒光燈産量約為7.92億隻,配闔家庭吸頂燈具使用的環形熒光燈産量約為1.83億隻。
  鎮江強凌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燈管質量管理負責人蔣雪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為了減少直管熒光燈的總用汞量,應該逐步尋求LED燈作為替代性光源,最終使得兩者各佔半壁江山,“過去LED燈的顯示指數不太好,再加上價格普遍高於節能燈,只能通過技術攻關才能贏得相對於直管熒光燈的市場優勢”。

  企業技術升級成本較大

  採用不同的注汞方式會影響電光源生産的汞使用量和排放量。菅小東介紹道,以2010年産量和用汞量較大的U型緊湊型熒光燈為例,採用固態汞的單支産品汞含量、汞使用量和排放量,遠低於採用液態汞的産品,而採用自動液態汞工藝的單支産品汞含量、汞使用量和排放量又明顯低於手動液態汞工藝。
  廈門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秦碧芳解釋説,由於液態汞可以輕易黏附在注汞管壁上,難以精確控制注入量,為減少缺汞比例,提高産品合格率,生産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大平均注汞量。“採用液態汞的緊湊型熒光燈,其單支汞含量一般僅為3-5毫克,但工藝控制能力差的企業,有的單支汞含量高達10多毫克。”此外,大明燈業有限公司相關人士&&,液態汞作為傳統工藝使用多年,但液態汞的使用、運輸等都存在隱患,容易對員工、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由於使用液態汞或手工注汞技術而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視。一位大型節能燈企業的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2009年,國內一家熒光燈生産企業由於對汞的職業危害認識不足,導致多人發生汞慢性中毒,被政府相關部門停業整頓。高郵高和光電器材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回顧稱,直至本世紀初,由於部分廠家生産合格率較低,燈管破碎較多仍會造成液態汞的流散,車間內的高溫則造成汞的嚴重蒸發。
  菅小東告訴記者,2010年數據顯示,使用液態汞生産的熒光燈産量仍佔熒光燈總産量的大約29%。其中,生産緊湊型熒光燈(毛管)使用固態汞的比例僅50%左右,金屬鹵化物燈和紫外線燈的固態汞使用率僅分別為43%和35%,高壓汞燈更是全部使用液態汞。
  陳燕生分析道,對企業而言,採用固態汞取代液態汞作為原材料會增加採購成本,而改變生産工藝也要增加一次性的設備改造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短期內節能燈肯定會提高售價,但通過不斷加劇的市場競爭,節能燈價格還能再降下來”。上述南京某研究所的業內專家對記者&&,單支燈管使用固態汞和液態汞技術的成本差一兩毛錢,但由於節能燈成千上萬的産量,“企業的新增成本還是比較大的”。

  環保部醞釀照明業汞防治新政

  “我國汞污染防治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替代産品和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等仍不能滿足國內外形勢需求。”環保部相關專家對此&&,環保部正在籌劃制定加強添汞産品及相關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的政策。
  具體而言,在降低並淘汰汞的使用及鼓勵先進産品和工藝方面,要求逐步減少液態汞電光源産能,擴大固態汞電光源産能;新建、改建、擴建熒光燈生産項目必須使用固態汞,並採用圓排機等自動化和密閉化注汞技術;鼓勵低汞/微汞、長壽命、高效電光源産品研發和推廣,加強LED産品的自主研發,推廣其應用範圍。
  在建立和嚴格執行各項環境管理制度方面,要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禁止批復使用液態汞和手動注汞的熒光燈生産新建、改建、擴建項目。
  在落實企業汞污染防治主體責任方面,要求嚴格企業日常管理責任;鼓勵和推動企業落實汞污染防治措施。要求企業建立含汞原材料安全貯存和領用管理制度,建立&賬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制定汞污染環境應急預案和定期培訓,並對企業引發的環境問題問責;要求企業所在地縣(區)級環保部門應至少每年一次核查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執行情況,對不按要求建立和執行環境管理制度的企業要限期整改,對企業引發的環境問題要嚴格追究企業法人責任;要求各地環保部門利用相關環保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實施汞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協調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有利於汞污染防治的資金支持政策,通過補貼、減稅和優先信貸等經濟激勵措施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裝備開發和産品升級。
  廈門通士達照明有限公司工程師黃文鎖對此建議,政府對節能燈的低汞化推進和回收&&更有力的政策,如在政府採購中鼓勵採用低汞節能燈。
  鹽城豪邁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則認為,低汞、微汞熒光燈是集電子、材料、真空放電等離子體等諸學科合成的高科技産品,建議在行業協會的領導下,主動把握定價權,理順熒光燈産品價格;並遴選行業核心專利,確定行業發展戰略,政策重點扶持,告別照明行業“連上市公司都難以跟國際照明巨頭抗衡”的局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質檢總局證實伊利乳粉汞含量異常 2012-06-15
淘寶被指化粧品汞超標嚴重 2012-04-19
我國將全面嚴查涉汞行業 2012-02-16
我國汞污染防治面臨巨大挑戰 2011-10-24
使用汞齊材料補牙可能對人的健康有害 2008-07-0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