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繼明再批黃金周:這是“被放假”
2012-10-04   作者: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長假過半,全國著名景區全面爆棚。南京中山陵接待人數一天創一個歷史新高,北京故宮基本只能看到人,廬山被迫臨時“封山”,“自古一條路”的華山更是下山無路,甚至爆發了衝突……在這種情況下,有聲音認為,取消五一黃金周讓十一成為唯一黃金周,才導致“到處全是人”,因此提議取消黃金周代替以帶薪休假的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再次受到了批評。在昨天央視新聞1+1的節目中,蔡繼明接受了連線專訪,他並沒有改變自己“取消黃金周”的態度,並且堅持認為,黃金周是“被放假”。
  以下是白岩松和蔡繼明的對話連線(本報略有整理)。

  白岩松:您一定這幾年聽到不少這樣的聲音,您給我們畫了一個很大的餅,説帶薪休假。但是帶薪休假基本上沒變成現實,可是我的五一長假沒了,現在十一長假全是人。
  蔡繼明:那意思是要恢復五一長假?每個人有這樣的願望,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是每個人的這種放長假的要求都通過一個統一的集中的時間放假,那就是一場災難,就像我們這兩天在十一黃金周所看到的。如果每個人要放長假,但應該是錯開放假。實際上1982年的世界旅游會議以及1985年的世界旅游組織通過的宣言都強調,各國政府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錯開放假的時間,特別是要推行帶薪休假。其實我們2008年中央政府之所以對黃金周制度做了一個調整,取消了一個五一黃金周,同時增加了清明、中秋、端午,也同時推行了帶薪休假制度,就是按照這樣一個精神,在減少集中放假這樣一個情況下增加人們自由選擇休假的時間。這個改革的方向,我覺得應該堅持,不應該退回去。

  白岩松:但是蔡教授,理論上您説得都對,但現實非常殘酷,沒有帶薪休假,反而是五一長假沒了。
  蔡繼明:也不能我們改革的方向應該倒退到五一長假,當然要注意五一長假的取消和同時增加的清明、中秋、端午這個是同時實行的,那麼我們不可能兩頭都要佔。那麼我們今後其實還是通過大家的努力,通過官方,通過媒體,通過我們的勞動人事部門以及我們的工會,還有我們公民自己應該增強維護我們勞動休息的這種權利。只要隨着帶薪休假逐步的落實,我想到了那個時候,十一黃金周不用我説,恐怕廣大人民群眾自然就會提出要取消這樣一個強制的、被動的放假安排。

  白岩松:蔡教授估計您也會説完了之後您底氣也不足,因為這個時間可能太漫長了。不少人要説,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那個時候我已經老得走不動了。您有沒有更好的建議,覺得能在這種夾縫當中,我們快速地能向前推進一點,中國人太不會玩而背後的原因也是很多的環節和政策不保證我們能會玩。
  蔡繼明:你説得非常對,會不會玩是一方面,我們的假日制度是不是給了人們自由選擇這樣一個空間。其實五一長假、十一長假,我們不説春節,其實這四個雙休日本來都是我們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我們按照工作五天、休息兩天,那現在是在人為的靠着一種政策、一種制度,把我們的四個雙休日人為地挪在了一起,以至於我們不得不連續的休息七天,同時要連續的再工作七天,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被放假的安排。

  白岩松:您對帶薪休假的前景樂觀嗎?
  蔡繼明:我樂觀。我認為從2008年到現在僅僅四年的時間,帶薪休假至少也應該落實了40%到50%,而且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又特別明確的提出,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我想通過全民的努力,這一天會逐漸地向我們走來。

  白岩松理想依然很浪漫的,但現實的確很骨感。
  蔡繼明: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別的路走,這是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在走的一條路。

  白岩松:但願吧,我們接着忍,但是另外您的那句話,我個人是認同的。只有大家一起去努力,比如每個人去吶喊,去發出自己的聲音,去改變。否則我們天天會説中國人不會玩,可是現實是,你給了我條件讓我好好玩嗎,當然即使是在夾縫當中也希望大家玩得更好,比如説做一些功課,去休閒心情,或者説選擇合適的地方待着,只要快樂,其實就是最好的理由。(據央視新聞1+1整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提倡能帶薪休假者“禮讓”黃金周 2012-10-08
自由的休假需要有體面的收入 2012-10-08
王學傑:解決假期擁堵,帶薪休假難立竿見影 2012-10-08
若有帶薪休假 何須黃金周找累 2012-10-08
四面“堵”歌呼喚落實帶薪休假 2012-10-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