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消息稱,銀行對房地産開發貸已開始“定向寬鬆”。但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這種“定向寬鬆”的説法並不準確,各家銀行目前對房地産開發貸的投放態度也不相同。 9月26日,中國銀行中部地區一家省分行信貸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下半年我們對房地産開發貸比上半年要緊,利率上浮至少15%,總行對開發貸的態度也是謹慎的。” 工行信貸部一位業務經理也&&,基本很少增加房地産新項目的信貸投放,只是滿足存量貸款需求,傾向於在建、續建項目。 還有一些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銀行業內人士稱,由於不同銀行對於行業貸款額度的不同安排,下半年不排除部分銀行房地産開發貸會增加投放,但總體而言,銀行對於房企的新項目貸款依然謹慎,回收貸款仍是主流。 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對房地産行業貸款實施總量管控和重點名單監控,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房地産貸款增量和增速明顯低於上年同期,並且,上市銀行房地産行業貸款的佔比普遍較上年末有所下降。 具體而言,在四大行中,除了中行房地産開發貸較上年末有所增長外,其餘三大行均呈現負增長。工行房地産相關貸款餘額499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30億元;農行房地産開發類貸款餘額4602.91億元,較上年末驟減369.5億元;建行房地産開發貸餘額4177.66億元,較上年末也減少了13.94億元。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浦發銀行上半年房地産行業貸款較上年末減少了77.26億元。 事實上,房地産業的産業鏈長、産業關聯度大,其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産業特徵還未有改變。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房地産開發投資一般佔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的20%至25%。自2010年1月份以來,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始終保持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但今年4月首次落後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後持續至今,可見房地産對於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連續4個月明顯減弱。因此,在當前地方促進基建項目投資的大背景下,不排除銀行對房地産開發貸提供合理的資金支持。” 比如,建行下半年安排了不超過300億元的房地産開發貸投放。建行副行長陳佐夫對記者&&,“下半年這類貸款將一方面投向和民生相關的保障房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另一方面就是投向資産質量較好、實力較好的央企,以及民間信譽好開發項目較好的房地産公司。”工行、交行、浦發、中信等多家銀行高管也有過類似表態。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銀行對房地産在建項目投放貸款,也是意在保證其資金流動性,防止爛尾項目,以此控制其信用風險。在商品房成交量回升的情況下,不少房企資金回籠加快,有更多的資金還貸款後,又能從銀行借出新的貸款,由此帶來的表像是銀行開發貸的投放力度在增強。 對於房地産開發貸款,監管層態度明確,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年中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嚴格控制過熱地區和高負債房地産企業貸款規模,健全完善房地産貸款風險監測系統。”並且,銀監會要求銀行敦促開發商加快住宅銷售,如果銀行估計開發商在償還12個月內到期的貸款面臨困難,那麼必須要求開發商增加抵押品,或者出售項目、股權等。 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産貸款較年初增加5653億元,但同比去年少增2271億元;房地産貸款增量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例為12.3%,相比去年的17.5%有明顯下降。不過,房地産貸款規模依然龐大。截至6月末,全國房地産貸款餘額達11.3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房地産開發貸款佔銀行全部信貸資産的近五分之一,截止2012年二季度末為19%。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分析稱,“當前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依然存在,但政策操作的力度或節奏可能會有一些不確定性,其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來自於對房地産市場調控的需要,如果房地産市場繼續反彈,就會可能會制約貨幣政策放鬆的力度。因此,在保證‘穩增長’之期,房地産市場的調控依然面臨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