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警惕歐美再寬鬆政策外溢
2012-09-27   作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如果説為了穩定金融市場的歐洲購債計劃有其一定合理性,那麼,在市場基本穩定、經濟緩慢復蘇的背景下,作為主要錨貨幣的美元無節制的量化寬鬆就有些以鄰為壑的味道了。
  歐美再度寬鬆産生的政策外溢對中國的潛在衝擊值得警惕。首先,QE3使中國持有的美國資産再次貶值。其次,加大輸入型通脹壓力。而且,QE3還可能引起國際資本回流新興市場。為了應付QE3帶來的潛在風險,我國貨幣政策寬鬆的節奏和力度將更趨謹慎。
  9月13日,美聯儲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後,國際市場先後完成了美元貶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國股市上漲等動作。目前看來,QE3對中國的影響還未明顯顯現,但後續影響不可小覷。在前兩輪QE政策期間,美國本土並未出現顯著通脹,而新興市場國家卻都經歷了經濟過熱和通脹攀升。這一結果不能説和歐美的量化寬鬆無關,畢竟歐元和美元是全球主要貨幣,歐元和美元的流動是全球性流動。在資本全球化的年代,歐美政策的外溢效應將更加明顯。
  “對近期歐美新的救助和刺激措施的影響需密切關注。”在最新一期的例會公告中,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如此&&。
  美國政策外溢引致流動性氾濫已經成為新興經濟體的一大擔憂。無節制的寬鬆不僅將加大全球通脹壓力,還會加大熱錢對新興市場的衝擊。而對於美國的主要債權國家,QE3的衝擊還在於其引發的美元貶值。在現有的框架之下,美國的對外債務仍是以美元償還,QE3將通過人為製造通脹成為“自我豁免”債務的工具。簡而言之,發達國家將通過量化寬鬆製造貶值和通脹,從而將財富從債權方轉移到債務方,達到平衡債務、美化資産負債表的目標。
  雖然伯南克和拉加德等人絕對不會承認量化寬鬆是為了製造貶值和通脹,但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則直白地點破了這層窗戶紙:“雖然聽起來有點令人不安,但用‘第二次大收縮’來形容當前的危機似乎更加貼切。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當前的危機並不是傳統的大衰退,而是十分嚴重的傳統金融危機。真正的問題在於災難性的負債,它不僅涉及全球經濟,而且唯一的解決方式是通過不付款、金融壓制或通貨膨脹等手段,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建立起財富轉移機制。”這位頗具政策影響力的經濟學家開出的藥方就是,歐洲央行和美聯儲都應推行擴張政策。
  作為美國的主要債權國之一,中國對QE3人為製造美元貶值保持高度警惕再自然不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適度貨幣寬鬆政策遏制通縮苗頭 2012-07-27
日央行行長白川方明稱該行將保持超寬鬆政策立場 2012-07-24
IMF下調美國經濟預測 敦促美聯儲再加寬鬆政策力度 2012-07-05
新的寬鬆政策預期刺激 紐約金價3日衝至2周新高 2012-07-04
全球微縮版寬鬆政策大潮洶湧而來 2012-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