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擬建“國家環境&賬”
引入總量指標預算管理模式,控制新項目排污
2012-09-27   作者:記者 梁嘉琳 實習生 姜韓/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專家稱,對當前各地“穩投資”項目儲備具警示作用

  《經濟參考報》記者26日從環保部相關人士處獨家獲悉,環保部將借鑒國土資源部的土地指標預算管理模式,引入類似於“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預支增量指標”,建立“國家環境&賬”,實現環保部與各地方在新上馬項目審批方面更好地銜接。據悉,這一政策將在2016年在全國鋪開。
  這裡所説的國家環境&賬,在河南省施行的時候,被稱為環境資源賬本。根據河南的總結,所謂“環境資源賬本”,是指對於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實行總量控制的四項主要污染物,通過預算,將每項污染物的全省的控制排放量、總減排量和預支增量等三項指標分解到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排污企業,從而將無形的環境資源進行量化管理。
  環保部26日發布一則簡短消息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提出,學習河南總量預算管理的做法,江蘇、浙江、天津、湖南、湖北、內蒙古、山西、河北、陜西、重慶經省級政府批准並報環境保護部同意後,自2014年1月起,在全省範圍內推行總量指標預算管理制度。其餘省份也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為儘早實行總量預算管理奠定基礎,爭取經過幾年的努力,‘十三五’開局之年在全國全面鋪開。”
  上述環保部人士透露,新增試點可以根據現行的總量控制管理制度,結合自身的經濟發展階段、環境容量大小、不同産業特色和産業結構等多種因素,設計不同的試點路徑。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環保專家&&,儘管該政策至2016年方向全國鋪開,但對當前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穩投資”項目儲備具有重大的警示意義。一些尚未納入試點的地方,如果被告知總量預算管理試點將在3年多後向全國鋪開,將不得不優化項目結構,向預支增量指標優先支持的高成長性産業、傳統優勢産業、先導産業等重點産業發展;以及省重點建設項目、進入産業集聚區的建設項目和污染排放強度低的建設項目傾斜,從而避免“鋪攤子”上項目。
  上述環保部人士告訴記者,在“十二五”我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種類將從“十一五”的兩項擴大到四項,即在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的基礎上增加氨氮、氮氧化物之後,環保部謀求在“新增排放量控制上取得突破”。
  具體而言,該人士稱,過去雖然各地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的存量部分每年有所削減,但各地新批項目甚至未批先建項目的所帶來的增量部分卻“誰都控制不住”,不斷突破我國的環境容量“紅線”。河南試點規定:“對於超過控制排放量的地方,不分配下年度主要污染物預支增量。”該人士解讀稱,這意味着環保部與各地方有望實現在新上馬項目審批方面更好地銜接,確保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政策落地”。
  根據《河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預算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細則》的解釋,控制排放量,是在一定時期內不得突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是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限值。總減排量,是在一定時期內削減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存量和增量,各地必須完成的最低削減量。預支增量,是在一定時期內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允許增加但不得突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張力軍強調,上述3個指標都是約束性指標。據河南當地媒體報道,今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將總量預算指標分別下達各市(縣),對不能完成目標任務的,實行年度環保目標“一票否決”,取消當地政府及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當年一切評先、評優資格,暫停對該區域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
  張力軍&&,河南試點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環評審批前置條件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杜絕了替代源多次使用,替代源排放量核算不準等現象發生。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河南試點規定,對於沒有預支增量指標的地方,原則上不再核準建設項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凡未經網上核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設項目,各級環保部門一律不得批復其建設項目環評文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成本優勢與環境優勢 2012-09-26
報告稱我國273個城市資源環境消耗總體水平有所降低 2012-09-17
362個減排項目助力吉林省打響“環境保衛戰” 2012-08-31
環保部叫停國內最大氧化鋁項目 2012-08-21
環保部多招發力重金屬新政 2012-08-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