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着歐洲央行、美國和日本近日紛紛推出進一步寬鬆措施,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央行也紛紛透露出跟進信號。 英國央行19日發布的會議紀要顯示,英國央行為提振經濟而推出更多量化寬鬆(QE)措施的可能性正大大增加。 紀要顯示,在9月5日至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中,9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全票通過了維持3750億英鎊寬鬆計劃不變和維持基準利率在0.5%不變的提議。但有數名委員認為,未來有必要採取更多的刺激措施,有一名委員認為本月就應啟動更多QE。還有幾名委員表達了對於英國疲弱經濟狀況的擔憂。 這使不少分析師猜測,英國QE規模在11月份達到3750億英鎊後,增加500億英鎊至4250億英鎊的可能性將增大。 英國經濟目前已陷入衰退,自去年第四季度起,連續三個季度收縮。8月份英國央行宣布,由於歐債危機給英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全球金融危機比預期的更加嚴重,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下調至零,並大幅下調中期經濟增長預期。 18日的數據顯示,8月份英國消費價格指數以年利率計算同比上漲2.5%,比7月份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英國通脹水平去年9月達到5.2%的峰值,隨後一路下行。隨着通脹壓力縮小,市場對英國央行擴大量化寬鬆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儘管會議紀要提及通脹率回落的速度將有所減緩,但是一些委員仍然預計今年通脹率將回落至央行設定的2%目標,不會對推出更多刺激措施造成障礙。 此外,不少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推出無限量購買成員國國債計劃,美聯儲和日本央行最近相繼推出新一輪QE,均增加了英國央行擴大QE規模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19日決定追加寬鬆貨幣措施,將用於資産購入的基金規模擴大10萬億日元,至80萬億日元。分析認為,日本央行緊隨歐美啟動寬鬆措施,旨在壓低日元,推動出口,刺激日本經濟復蘇和降低全球經濟放緩的不利影響,預計未來日本央行仍將保持強力寬鬆。 日本央行9月份下調對國內經濟狀況的評估,稱國內經濟回升勢頭停止。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19日在發布會上&&,日本經濟實現復蘇的時間將比此前預計的9月末還要晚6個月。 歐美日的進一步寬鬆措施一定程度上刺激其他經濟體央行跟進“從寬”措施。澳大利亞央行18日發布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稱,“鋻於對通脹前景的評估,假如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前景嚴重惡化,未來仍有進一步降息的空間。”印度央行17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8%不變,但是將銀行現金存款準備金率下調25個基點至4.5%,自9月22日起生效。 量化寬鬆政策是指在短期利率接近或者達到零的情況下,央行通過購買各種債券等資産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均推出了多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持續復蘇,但效果並不明顯。經濟學家普遍擔心長期的量化寬鬆政策可能埋下未來全球通貨膨脹的隱患。 有專家認為,美聯儲壓低市場利率幫助美財政部減輕償債壓力,扭曲了市場價格機制,也在衝擊美國的長期財政信譽,同時也會給新興經濟體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溢出效應。專家警告,美國需要未雨綢繆地管理債務,維護財政信譽,否則將有喪失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地位和低利率優勢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