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參考報》記者19日從接近國稅總局人士處獲悉,廣州、杭州、深圳、南京等省會城市已基本完成居民存量房統計。該人士指出,一些城市在數據積累、批量評估技術以及機構設置方面已經具備了開徵房地産稅的條件。他透露,廣州、杭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已經基本建立存量房數據系統,西部的一些大城市也已啟動該系統的設計工作,有的大城市已經把80%的存量房調查完了,這為啟動房産稅試點等方面掃清了技術障礙。對此,《經濟參考報》記者19日下午&&財政部相關主管人士,但未得到回應。 記者隨後又向上述部分城市進行了求證,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人士&&,杭州目前正在做相關方面準備。“現階段還在制定實施細則,並未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試點時間也未確定。” 深圳市地稅局相關人士&&,雖然現在還沒有接到上級通知説深圳是否開徵,何時開徵。但是,未來一旦開徵房産稅,存量房産的登記信息是一個重要基礎。“我們專門成立了存量房按評估價格徵稅領導小組,目前已先行應用於工業和商業房地産的房産稅徵管,未來也會涉及對城市居民自住性房産的存量房部分進行評估。” 雖然廣州市未能給出任何答覆,但在此之前,4月10日,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經濟師呂洪清曾&&,廣東正在研究將目前房地産稅收主要從交易環節徵收改為主要從保有環節徵收。 事實上,今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就召集全國3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地稅官員開展為期6個月的房産稅稅基評估集訓,從而為開展非經營性消費房産的存量部分恢復徵稅的試點,提供技術儲備。此次培訓也被業內解讀為是房産稅試點擴充的明顯信號。 北大-林肯土地政策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滿燕雲認為,目前,批量評估技術已經普遍應用於二手房交易契稅計稅價值核定,相對於按照申報價值徵稅,前者有效遏制了“陰陽合同”等偷稅漏稅違法行為,並增加了地方財政收入,深圳、杭州、丹東等城市在這方面已經達到了國內甚至世界先進水平,這一技術也可以應用於存量房房地産稅。記者了解到,該中心在房地産稅批量評估領域與國家稅務總局有合作關係。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先行房産稅試點的上海與重慶,是對增量房徵稅,而這並不能解決給房地産行業帶來泡沫的投機行為。因此,對存量房徵稅才是重中之重。 對於以上城市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房地産稅擴容試點,劉桓指出,雖然不能説以上城市就是試點,但是試點城市應滿足數據採集,評估技術等基礎條件已較為成熟;房地産需求量相對較高兩個基本條件,才會比較具有代表性意義。 一直以來,房地産稅是否會開徵,下一個試點在哪,開徵究竟有多大意義等諸多問題,成為眾多人士爭論的焦點。日前,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發布一則報道稱,湖南、湖北新版房産稅的徵收細則正在制定中,新版本中已購存量二套房也將被徵稅,不過稅率不會太高,被認定為擴圍是板上釘釘,但是隨後這些消息又被否認,使房地産稅的擴圍之路更加撲朔迷離。 對此,劉桓&&,由於住房本不是投機品,因此,可以有效遏制投機行為的房産稅是一定會實行的。但是,在徵收對象以及免徵面積、套數方面,政策制定應避免過於寬鬆,使房産稅的徵收失去其真正價值,也不能過於收緊,影響低收入人群的生活。 滿燕雲也&&,開徵房産稅並不會普遍加大購房者負擔。她認為,重慶房産稅試點,存量房免稅面積高達180平方米,而中國50%的家庭存量房面積在90平方米左右。“未來新增房産稅試點的稅基應當擴大,做到普遍徵收,通過稅收豁免等方式將實際納稅家庭數量控制在總量的50%甚至30%的範圍內。房産稅主要是針對多套房和大戶型的房主。房産稅的靶子還是很精確地用來調節收入差距,不會誤傷無辜。”滿燕雲認為,高齡、低收入人群所擁有的房産也有望免徵房産稅。
|